在中国的知乎和贴吧里,最常见的就是「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大学生读」、「开一份给大学生的书单」,然后大牛答主们开出洋洋洒洒的通识书单。当然,能读完的,很少。
在美国,给大学生开书单的不是网友,而是学校教授。在课程书单的围追堵截下还能悠闲上网搜罗「大学生书单」的,要么是阅读速度开了挂,要么是不用睡觉。
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本科生的阅读量通常会达到一周上百页的程度,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是动辄要读500页以上的材料和书籍,理工科则稍少一些。来看美国留学生都怎么吐槽这可怕的阅读量:
知乎用户David Rand:
像我读历史专业的学生,阅读量大得要死。一门课一周要求均一本书,而且书阅读难度很高,充满难理解的理论和术语。一周一次小班谈论,很多同学很明显地没读完本周所要求的阅读作业。除了书以外,很多课也要求读学刊的文章。
知乎用户暮山:
作为一个宗教研究系的学生,我这学期每周读3本书,写6页论文,经常要在一周内读完一份「大家争了几个世纪也无法达成一致理解」的文本,还要围绕它来写论文。
知乎用户伊丹十三:
我是文科生,每周的案例分析市场变动之类的东西读的不算少,听闻学心理之类的师兄弟们动辄就是一天几百页的阅读量。
美国教授从不会像中国教授一样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他们会默认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直接进行引申的讨论和知识应用的训练。他们甚至会礼貌而诚恳地说:假如你没有完成阅读作业,建议不要来上课,因为你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还是留在家里读书吧。
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学生第一年普遍睡眠不足,一般大家一个学期至少也要选择三门课程,阅读材料累加起来可以达到千页之多,再算上不计其数的报告、讨论、小组项目和测验,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如山如海的阅读任务,不仅中国留学生会感到艰难,连英语母语的学生也丝毫没有喘气的机会。然而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不好好读就无法通过考试,自然也毕不了业。书中自有黄金屋,美国学费贵到上天,自然很少有人放弃阅读。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阅读效率,尽量拿个高分,顺利毕业?这个问题对美国学生来说很重要,对中国学生来说也一样适用——毕竟,中国学生也是要写论文的。
01
摸透阅读材料的性质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潜在的阅读材料,但它们并非全都值得阅读。因此即使是布置的阅读材料,也需要自己斟酌阅读的必要性。
优秀的学生会在阅读前规划时间,首先看看有多少时间阅读这本书或文章,然后决定阅读的深度。因为时间有限,你不免需要跳过一些材料,然后把时间分配给重要的部分。因此在进行独立研究时,你必须谨慎选择资料,因为可用的材料是无穷无尽的。
在阅读前你可以先问问自己:
1.这个材料讨论了研究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吗(关于你和你教授的讨论)?
2.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会因为错过这篇材料所有缺失吗?
3.这篇材料值得仔细阅读吗?换句话说,值得我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努力吗?
4.一般来说,只深入阅读那些值得的材料。比如,你在考试中会考到很多细节,或者作者在这个领域有特殊贡献,这样的材料都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学会在深入阅读之前先跳读一下,掌握大概。
02
在短时间高压力下保持效率
1.通过教授和同学找到最重要的材料,在合适的时间去问他们什么时候要考察这本书,不要让它撞到你阅读的死线上。接着,找出什么材料对你个人来说最有用。你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它在你的研究领域里有用吗?
2.找出可以放在次要位置的材料。这本书中有教授希望你熟悉的背景知识吗?如果没有的话,就跳过;如果某两个材料有重复的内容,果断跳过。
3.优先阅读重要的材料,跳过不那么重要的材料,把时间分配给重要材料,仔细阅读。
4.在读任何材料之前,花几分钟翻阅你熟悉所阅读的内容。
5.制定一个阅读的时间表,以确保你至少泛读了每一个阅读任务。
6.学会和其他人分担任务。你可以和四到五个同学分割你们的阅读任务,每个人仔细阅读和消化一部分。将自己的部分深入阅读和总结之后,你就可以跳过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部分,之后再与大家交流。这不是一种做必读作业的方法,但是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同伴抓住材料中的重点。
7.如果没办法仔细阅读每一部分的话,不要灰心。阅读也是一种锻炼你谦虚心的活动,它可以提醒你,你的阅读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另外,聪明的读者都是有目的的读者。
03
带着目的阅读
当你出于学术目的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你应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以帮助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
有时候没有必要全文分析一个作品,简单快速阅读就可以让你大概了解作者的思想要点。你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那些对你理解至关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们会比其他内容更重要,因此开始阅读之前,你需要问自己:
1.通过这个材料我想学习什么?
2.我需要读多仔细才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3.哪些部分我可以我略读、跳过或者回来再读?
4.我需要全文阅读这些材料吗?
04
在阅读中保持专注
1.明确你需要理解的深度,然后带着这个目标去阅读材料(这部分可以参考:如何带着目的阅读)。没有明确的目标,会让你的阅读低效而且无趣。
2.读的时候带着笔。对重要的部分进行标注,也可以在书的旁边写评论和问题,这都是与作者保持良好思维交流的方式。
3.如果需要在困倦的时候阅读,尝试坐在明亮的区域。远离舒适的椅子或沙发。
4.如果容易分心,则应当独自在图书馆或一个安静的地方阅读,而不是电脑前或与朋友一起。
5.如果你在阅读中容易感到无聊,就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然后过一段时间停下来一次,让自己休息一下,然后做一些有趣的事让自己思考刚才读过的材料。
6.接受自己可能找不到每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有些阅读材料读起来甚至毫无意义。不过,当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时候,不要抱怨作者;相反,要反思为何这个材料在这个问题上如此重要,并努力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
威斯敏斯特大学在官网上给出了这样的阅读建议总结:“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必须读完教授布置的每一本书和每一篇文章。这种愿望令人钦佩,但它既不负责也不现实。
很多学生需要平衡家庭、学业和工作等,出于这个原因,仔细选择你要阅读的内容。要考虑哪些阅读内容会对你的现在和未来有所帮助。
包括你的教授,没有人可以读完所有书,在任何方面获得完整和全面的知识;这是属于上帝的特权。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谦卑,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中尽可能多的学习。”
大学是人一生能保持最高输入量的时间段,而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输入效率最大化。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借鉴美式教育来进行自我教育、运用美国大学生的阅读技巧,对一生都会大有裨益。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