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批改考试卷子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两个组的分数分布,尤其是其中一个组的平均分让我感到震惊。这引发了我对考试公平性和解题策略的深思。
从图1可以看出,两个组的分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分的差距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整体能力,也可能与解题策略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图2到图6展示了其中一个组在6-10题的得分情况,这与图7的官方每日得分情况相吻合。尤其是6-8题的两极分化,9-10题能够得分的考生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引发了我对“泄题”和“买卖答案”的思考。
在阅卷之前,我听说了关于泄题和公开卖答案的传闻。这让我不禁思考,世界各地考试的时间差异有多大,考生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理解这些“买卖的答案”的解题策略。如果时间很短,能够完全理解解题策略并写出清晰步骤的考生,显然是实力出众的。而那些只记住答案但不懂解题思路的考生,和普通985大学与C9大学之间的鸿沟一样,难以跨越。
作为阅卷者,我批改了数百份卷子,发现有些考生只记住答案而不理解关键步骤,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识别。Euclid与AMC的本质区别在于,Euclid的题目全部是步骤题。阅卷时严格按照关键步骤给分,答案正确但关键步骤缺失或前后逻辑不自洽的,最多只能获得答案分。这种情况在考生中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连续几份卷子答案完全相同的情况,难道他们购买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在解题过程中,步骤的书写至关重要。例如,在8a的几何推理题中,解题步骤其实非常精简,无论是使用相似三角形还是三角函数,通常只需十步以内就能解出。与国内对几何证明的严格书写要求不同,Euclid的批改更重视关键步骤。如果考生仅仅画了一张图或加了辅助线,设定了未知数,却没有明确指出哪些三角形相似,便无法获得分数。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北美的学生是如何培养写出清晰步骤的能力的?从小到大的选择题和标化考试,似乎并没有太多锻炼逻辑书写的机会。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写出逻辑清晰的步骤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可能存在的泄题和答案买卖现象,考生应当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不正当手段。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和清晰的步骤,才能在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