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 “全球青少年科创天花板” 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随着全球总决赛时间(2026年5月9日至15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会议中心)的提前敲定,正式吹响2026赛季的号角。
目前,一场覆盖全球青少年科研爱好者的备赛热潮正悄然且紧张地铺展开来,全球各地ISEF预选赛也陆续启动报名。
作为专为在中国大陆就读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学生而设的附属赛,一年一度的ISEF四川科学工程大赛(简称川赛)已率先公布 2025-26赛季完整时间线,10月10日已全面开放报名通道。
>>点击查看:赛事规则大变?2025-2026川赛新赛季10月10日启动报名,备赛进入倒计时,这份攻略帮你稳拿入场券!
而在香港地区,2025-2026赛季香港ISEF选拔赛的报名启动节奏更快,10月15日已截止报名。紧随其后,被誉为“香港青少年科创风向标”的第28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开启了报名通道!
这两项赛事均为香港学生晋级ISEF全球总决赛的官方路径——前者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办,将直接选拔香港代表队;后者作为全港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STEAM赛事,优秀获奖者可获推荐资格,且两者允许同时参加以提升ISEF晋级概率。
>>点击查看:香港学子冲向ISEF的“通关秘籍”来了!ISEF香港赛区预选赛和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两大选拔路径,哪条更适合你?
>>点击查看ISEF战绩:ISEF总决赛喜报!恭喜有方学子连续四年斩获小行星,连续三年登上全球总决赛之巅!多学科领域全面开花,荣耀登榜!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ISEF,希望和他们一样走向全球巅峰学术舞台,展示自己的科创成果,在未来助力升学,不妨认真阅读并收藏这篇ISEF最全备赛攻略!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Regeneron ISEF ,全称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由再生元制药公司冠名赞助,又名再生元ISEF,是全球重量级的青少年科研科创赛事。
ISEF面向全球9~12年级的中学生,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包括物理、化学、计算机、工程、社会科学、生物学等22个细分学科。
今年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一共有1657位参赛者的1328个项目参与ISEF全球总决赛的角逐,相比2024年参赛项目数略有减少。
从项目的学科分类上看,生物医药与环境保护依旧是很多项目的主旋律,2025年参赛项目最多的5个学科是转化医学,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地球科学,计算生物学。参赛项目数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
为什么要参加ISEF?
ISEF素有青少年“科创世界杯”之称,规模大、含金量高,更是MIT官网推荐的高水准科研赛事之一!其评审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是对赛事学术水准的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ISEF还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助力Top大学申请👇
1
学术能力
留学之争越发激烈,标化成绩出众的申请者层出不穷。综合Top美本官网的信息,招生官表示他们最希望从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身上看到一定的研究能力,ISEF在学术届的地位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2
科研潜力
对于Top美本而言,一段言之有物的研究经历是判断该学生是否真正对某个领域具有热情、有潜力成为该领域未来领导者的重要衡量因素。能在高中阶段就参加ISEF,完成一份大学甚至更高层次才能研究的科研项目,证明了学生对某一科研领域的深度探索能力以及学术潜力。
3
简历体现
美国大学的Common App或其他申请表中有一项课外活动,其中一个选项就是科研。ISEF的参赛经历可以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而一段参加ISEF决赛经历足以让学生在申请阶段受到高度关注。
ISEF参赛资格&路径
ISEF实行选拔赛制,没有人可以直接参加。学生们需要从各个国家/地区的附属赛中脱颖而出,才有机会拿到 ISEF全球总决赛舞台的入场券。
单人或不超过3人组队,学生需要在各地的ISEF附属赛事中取得亮眼表演,才有资格获得决赛的入场券,与来自全球的优秀同龄人角逐奖项。不同地区的学生参赛方式也各不相同。
美高学生
在晋级ISEF决赛之前,学生需要先参加自己所在州的附属赛。
- 以加州为例,学生需要先参加ISEF在当地的地区赛,获奖者晋级州赛,再到ISEF决赛由于每个州的学术水平、华裔数量不同,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国内学生
- 英才计划,是国内学生晋级ISEF概率最高的途径,仅限新高一的学生参加(上海市仅限高一学生及申请第二年继续培养的高二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高中阶段仅一次机会参加ISEF。
-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教育部推荐的白名单赛事之一,也是ISEF在中国区的附属赛之一,与英才计划相似,高中阶段仅一次晋级ISEF的机会。
- 一年一度的川赛是专为在中国大陆就读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的学生而设的附属赛,今年在项目数量上进行了调整,若学校在2025年川赛中获得ISEF入围奖项或地区奖项,无论该校获得了多少奖项,均可提交4个项目,其余未达到上述条件的学校,仍提交3个项目。每位学生有三次参赛机会(九年级、十年级和十一年级),最早八年级的暑假就可以备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