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最难预测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
71岁的匈牙利作家
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
获得20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表彰他 “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
这位71岁的东欧文学大师用气势磅礴的长句与黑暗寓言,为世界文学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文学巨匠的黑暗诗学
拉斯洛的作品以后现代主义小说与反乌托邦主题闻名,他1954年出生于匈牙利东部小镇久洛,父亲是律师,母亲任职社会福利系统。
其作品以超长句式与忧郁基调著称,他擅长创作气势磅礴的长句,有时一个句子就长达4页。对匈牙利读者而言,这种句式既艰深又充满魔力——复杂宏大却富于律动,粗粝中见细腻。
1985年,他出版处女作《撒旦探戈》,一鸣惊人地奠定了“匈牙利当代启示录大师”的文学地位!这部小说后被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改编为长达七小时的史诗电影,成为世界影史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一个阴雨连绵、荒芜破败的村庄为背景,描绘了村民们在绝望中等待救赎,却遭到两位“先知”欺骗的末世寓言。
图源:网络
拉斯洛的创作根植于东欧文学的苦难哲思,与赫塔·米勒、凯尔泰斯·伊姆莱等作家共同构成了深沉厚重的文学传统。
文学界常将他与卡夫卡、果戈里、梅尔维尔等巨匠相提并论。德国作家塞巴尔德盛赞其创作视野的普世性,而因其作品英译本稀少,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形容它们“像稀有货币般被争相传阅”。
东方情缘:沿着李白的足迹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欧洲文学大师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1991年,拉斯洛以记者身份首次踏上中国土地,随即迷上了东方文明。他称中国为“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甚至让全家人改用筷子进餐。
拉斯洛尤其痴迷中国古代文化,最钟情李白,他认为李白是“欧洲人眼中的现代派诗人”。
“我喜欢他谈醉酒,谈月亮,谈生活,谈分离,谈朋友,”他曾在采访中袒露,“我爱他无尽的能量,流浪的心性。”
拉斯洛曾沿着李白足迹走访中国近10座城市。他创作了《北山、南湖、西路、东河》和《天空下的废墟与忧愁》两部关于中国的著作,视之为“与中国文明的对话”。
如果对拉斯洛的文学世界产生了好奇,不妨就从这三本电子书开始吧!小林为大家准备了《撒旦探戈》、《仁慈的关系》与《反抗的忧郁》,一起沉浸在他独特的叙事魅力中~
限时免费领取福利
仅展示部分
《撒旦探戈》
《仁慈的关系》
《反抗的忧郁》
电子书
对于文科er来说,诺贝尔奖是文学的星空,值得仰望,而参与国际文学竞赛,正是将梦想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它提供了一个让世界发现你的真实机会。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系列写作
已公布2025-26年度学生竞赛日历!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系列写作
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每年都会向全世界中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创作平台,在过去的13年里,数十万学生参与其中。
“我们热衷于举办这个比赛,因为它让学生关注世界,找到他们想要改变的问题,不论大小。”
适合学生
13-19岁中学生
2025年各系列主题&竞赛时间
与人工智能一同成长:青少年与教育者多媒体大赛
时间:2025年9月10日-10月22日
主题:探讨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时代中,思考、创作、教学与学习是什么样的体验。
作品形式: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皆可,可自由选择主题范围,从大问题到小细节均可,并允许在创作中使用AI。
百字回忆录:个人叙事写作大赛
时间:2025年10月22日-12月3日
主题:用简练的文字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情感和回忆,通过精炼的叙述展现个人经历的深刻和独特。
作品形式:不超过100个单词未发表的短文
本地视角:摄影散文大赛
时间:2025年12月3日-2026年1月14日
主题:展示你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可是事件、人物、历史、文化或其他元素。
作品形式:6-8张带有标题和简短介绍的照片。
我的清单:另类评论大赛
时间:2026年1月14日-2月25日
主题:选择纽约时报所涉及的艺术或文化相关领域(包括:建筑、艺术、书籍、喜剧、舞蹈……),撰写文化评论,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或不应该)关注它们。
作品形式:不超过600个单词(不含标题)的作品。
公开信:观点写作大赛
时间:2026年2月25日-4月8日
主题:向能够采取行动的人或组织陈述你关心的问题,可以是呼吁、抗议或建议(如国际局势、种族歧视、气候变化……),信件应针对特定受众,同时也面向公众。
作品形式:不超过500个单词(不含标题)的文章。
音频故事:播客大赛
时间:2026年4月8日-5月 13日
主题:制作任何你喜欢的主题的播客,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专家访谈、与朋友的非正式对话、新闻调查、虚构故事,或者任何你能想到的形式。
作品形式:制作一段不超过5分钟的原创播客。
音与选择:暑期阅读大赛
时间:2026年6月5日-8月14日(每周可投)
主题:连续10周,每周回答一个问题:“《纽约时报》中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为什么?”。
作品形式:可提交简短文字(约 250 个单词)或 90 秒以内视频。
每周时事对话挑战
时间:全年每周可投
主题:通过“Daily Writing Prompts”的内容进行评论,分享一件和创造性的想法,并且每周都会收集一些优秀评论放在“Current Events Conversations”集中展示。
纽约时报
STEM获奖范文
扫码领取
翰林是国际竞赛领域的开拓者与引领者,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竞赛辅导体系构建与系统化教研,被业内誉为“国际竞赛赛道的黄埔军校”。
在国际人文社科竞赛培训领域,翰林是国内早期的系统化开设机构,成功指导众多学员在高含金量商赛中取得成就!在最近公布的2025年John Locke写作赛事中,2位学员斩获Very high commendation、4位学员斩获High commendation...
翰林文科导师(部分)
翰林文科Y老师
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中学教育硕士
● 悉尼大学文学士
● 本科期间参与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UTS考古挖掘项目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人文学科(历史、政治、地理、经济、宗教和道德)注册教师
● 澳大利亚National History Challenge(澳洲版NHD)国家历史大赛州级评委,熟悉国际文科竞赛考量维度
● 指导10余名学生参加John Locke论文比赛获得High Commendation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