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8 日,美国法学院入学委员会(LSAC)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将从2025 年 10 月起暂停中国大陆地区的 LSAT 在线考试。
公告指出,LSAC 近年来发现,一些个人和机构正在组织大规模的考试作弊,通过提供有偿“代考”或“答案服务”,严重威胁了考试的公平性与分数的有效性。随着手段日益激进,作弊甚至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为了维护考试的公信力,LSAC 决定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在中国大陆彻底停止线上考试,直至另行通知。
LSAC 强调,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维护考试诚信已刻不容缓。未来,他们会持续强化监控、升级安全系统,并希望能尽快恢复考试。然而,至少到 2026 年 1 月之前,中国考生都无法再通过线上途径参加 LSAT。
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虽然 LSAT 是研究生阶段的考试,与正在准备本科申请的同学看似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一事件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当大规模作弊行为出现时,整个考试体系的公信力都会受到冲击。一份分数单本该代表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但在作弊泛滥的环境中,它很可能变成一张“打折的货币”。分数被通货膨胀后,招生官自然会更加谨慎,不仅提高对成绩的怀疑度,还可能直接削弱该考试在录取过程中的参考价值。换句话说,一旦分数的含金量下降,真正受害的,是每一位诚实守规的考生。
这类情况并非首次发生。2016 年,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曾因为亚洲地区频繁出现 SAT 泄题与代考事件,紧急宣布取消部分考试批次,导致大批中国考生的分数被延迟甚至作废。同样在托福考试中,ETS 也多次因发现大规模舞弊而实施分数冻结,学生需要额外等待数月才能拿到有效成绩。这些案例都证明,当考试环境遭到破坏时,学生的申请节奏极易被打乱。
〇 2016 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官方声明
对于正在申请季中的学生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尤为致命。原本依赖某场考试作为“救命稻草”的同学,可能在关键节点失去提交成绩的机会,被迫临时调整申请策略,甚至错过最佳申请时间窗口。就像这次 LSAT 的暂停,意味着许多原本计划在 2025 年底申请的法学硕士学生,要么推迟申请,要么转而依赖 GPA、推荐信、科研背景等其他材料。这恰恰提醒我们:在长期规划中,不能把全部赌注押在一次考试上。
对美本申请的启示
LSAT 的暂停让我们看到:分数不再是“铁板钉钉”的绝对优势。对于本科申请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过去几年里,招生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单一的标化成绩(如 SAT、ACT)在录取中的作用正在下降。尤其在疫情之后,大量美国高校推行 “Test-Optional” 政策,招生官更倾向于综合评估学生的课程表现、长期学术投入个人背景。
这意味着,GPA 与 AP 成绩的含金量被显著提升。不同于 SAT 或 ACT 的“一锤子买卖”,AP 课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更能展现学生的学习深度和持续性。对招生官而言,AP 成绩不仅是一个“分数”,更是一份学术简历,能够反映你是否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大学课程挑战。
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往年的新闻中看到这种趋势:
• 2020 年疫情期间,SAT/ACT 大规模取消,很多学生失去了提交标化成绩的机会。但同时,拥有优秀 AP 成绩的学生依旧保持了竞争力,因为这部分成绩在官方成绩单中真实、可靠,且能替代性地证明学术水平。
2023 年,美国大学理事会曾明确指出,全球范围内的 AP 报考人数持续增长,越来越多高校把 AP 作为“最有价值的学术指标”之一。
这些现象表明:在不确定的考试环境下,AP 成绩的稳定性和延展性,恰恰是本科申请最值得依赖的砝码。
招生官真正在寻找什么?
在标化成绩可选的新常态下,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标准发生了明显转变。
持续性学术表现正在超越一次性考试成绩
根据NACAC(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招生官们的评估重心已经发生根本性转移。75%的招生官认为GPA是"最重要"的录取因素,这个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大学对学生长期学习能力的重视。相比之下,仅有46%的招生官将标化成绩列为"重要"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62%的招生官格外重视课程难度,特别是AP和IB课程的选择。这意味着,四年如一日的优秀学术表现,远比某个周六早上的三小时考试更能打动招生官。
学术深度比广度堆砌更受青睐
麻省理工学院在2024年更新的招生指南中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更欣赏在特定领域展现出深度探索的学生,而非简单堆砌课程数量。"这种理念的转变反映出顶尖大学对"专"的渴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看到申请者的成绩单上罗列着十几门AP课程,而是希望看到学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展现出持续的探索精神和深入的理解能力。这种深度可以体现在连续选修某一领域的进阶课程,也可以体现在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研究项目或实践应用中。
知识应用能力成为新的分水岭
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在近期的公开声明中强调:"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生,比单纯高分学生更有竞争力。"这个表述直接点出了当代精英教育的核心诉求——培养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才,而非考试机器。招生官们越来越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在学术学习之外展现出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成功申请者都有着将AP计算机知识用于开发应用、将AP环境科学知识用于社区环保项目的经历。
面对不确定环境,最可靠的“三步法”
在多变的录取环境中,真正能帮助学生稳住节奏的,并不是一时的“捷径”,而是一套清晰的整体规划。
首先,学术战略布局是所有申请的起点。
课程的安排不应是盲目的“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体现出递进逻辑与前瞻性思考。例如,高中四年中课程难度如何逐步升级,核心 GPA 如何与标化成绩形成互补,以及学术背景提升项目如何与选课方向呼应。这种全局视角,能确保学生不依赖单一考试,而是通过一整套学术组合拳保持竞争力。
第一步
其次,稳定性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招生官真正看重的不是学生偶尔的“高光时刻”,而是长期稳定的优秀表现。一份平稳上升的成绩曲线,传递的信息远比一次性高分更有说服力。 这种稳定不仅体现在 GPA 的维持上,也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在挑战性的课程中保持良好发挥。真正有规划的学生不会盲目追求数量,而是能在稳健的轨迹中逐步展现实力。
最后,学术成果如果仅停留在“分数”层面,其价值是有限的。
将知识延展到科研、竞赛或社会实践中,才能把单一的课程成绩转化为生动的“学术故事”。当学生能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研究或实践时,招生官看到的不只是成绩,而是学术潜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
因此,战略性的布局、长期的稳定性与学术的延展,三者构成了一套应对不确定环境的可靠“底牌”。 无论外部考试环境如何变化,学生都能凭借这套框架保持竞争力。
如何在 AP 上凸显竞争力
如果说“三步法”为学术规划提供了宏观的方向,那么 AP 课程就是学生最具操作性的落脚点。
首先,选课要有战略性。
很多学生误以为“AP 越多越好”,结果 GPA 下滑、学习体验受损。招生官更看重的是课程与未来专业的契合度。比如理工科应聚焦 AP 微积分 BC、物理、计算机科学;商科适合 AP 统计、经济学、微积分;人文社科则突出 AP 历史、文学、心理学。SOA 在线美高的 AP 课程体系正是按学科方向搭建,帮助学生避免盲目选课,从一开始就锁定申请目标。
其次,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与其“10 门 AP 平均 3–4 分”,不如“5–6 门稳定 5 分”更能体现扎实能力和清晰规划。SOA 通过小班授课与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拿下关键课程的高分,既维持 GPA,又能在申请中呈现亮眼成绩。
最后,分数只是起点,学术延展才能加分。
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科研、竞赛或项目中,就能把“高分”转化为完整的“学术故事”。例如学习 AP 统计后,在 SOA 的研究项目中参与数据分析,就能证明不仅会做题,还能解决实际问题。SOA 的优势在于提供完整的学术规划,把 AP 与科研、竞赛、申请方向紧密结合,塑造出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SOA
LSAT 的暂停告诉我们:依赖单一考试分数的时代正在过去。未来的录取核心,一定是长期积累的学术实力与真实的学术诚信。
对于本科申请者而言,AP 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赛道。它不仅能在申请中直接加分,更能帮助你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依旧保持竞争力。
SOA 在线美高始终强调:诚信、积累、深度,才是顶尖大学最看重的特质。
公众号 | SOA在线
小红书 |顶石线上美高
本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