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加拿大是“快乐教育”,学生没压力,回家没作业。我的感受:加拿大更注重动手能力、自立能力、生存能力的学习培养,而且小学的高年级开始学习任务逐步加码,课业压力与孩子的年龄增长成正比。不会让低年级的孩子学奥数、背古诗、把生字写十遍,每天做几个小时家庭作业,但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学习难度和压力也逐步增加,作业重在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更综合、更复杂、也更系统。
从七年级开始,明显感到女儿的学习负担开始加重。英语、法语的阅读量增加不少,科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等课程的难度也大幅提升。很多作业不是简单的能在老师讲的内容里找到答案,而是要查询大量资料,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文。文字作业都按要求在网上提交,每个班级的根目录下,有各个科目的子目录,各个科目下又有不同项目的子目录,老师有严格的路径要求,如果不注意听讲,作业都不知道提交到哪里。家长的邮箱里每周都会收到孩子这个星期作业提交的情况,是否按时完成,一目了然。
科学、地理等科目的作业都是在老师讲解了新知识新概念后,自己动手,和同伴合作完成一个手工项目。高年级的学习内容更深,要求更高,学生的独立学习以及与同伴合作相结合,有点像大学的教学方式。
网上经常有调侃加拿大人心算差的帖子,这并不说明学校的数学教学程度低。记得女儿六年级时,数学学到π,老师组织了一次小学术活动,比谁能够背诵π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背诵数字最多的是赢家,奖励一个“Pie(夹心甜点)”,“π”和“Pie”同音,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
那段时间,女儿上学、放学路上,睡觉前、起床后,课间休息都在背,把手机的背景图片也换成了π的数字。同学们也都在私下努力,暗自较劲儿。比赛前,女儿问一个同学,上学年背的最多的背到多少。同学很肯定的告诉女儿说,非常多,你不用想超过他,他背到小数点后三十三位。同学的刺激让女儿更用功了,每天都念念有词的小声背诵。
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不少孩子都踊跃参加,虽然背的不多,但也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最后,女儿赢得了那个甜香的小“Pie”,背到了小数点后一百位。老师、同学都很佩服,说是这几年来的最高记录,女儿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分享了“Pie”。
加拿大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尽量把枯燥的死知识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教授,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自发参与,提倡主动自觉的学习。同时,很多课堂理论知识,都通过动手和实践来确保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低年级的手工课程还是折纸、陶艺,高年级就开始真刀真枪的实际操练了。
女儿七年级时,科学课要求每两个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制作液压悬臂,把课堂学到的力学等原理运用到这个实物中。先制做一个实木支架作为“身体”,身体上安装一个活动木柄作为“手臂”。手臂和人的手臂一样,有三个关节一个手柄,三个关节处分别有三个注射器通过水管连接另外三个注射器。根据需要,用不同的注射器、通过水压推动另一个注射器以控制手臂的位置,最终控制手柄抓起木块,并叠加垒砌,使木块不倒,垒的最多者胜出。
女儿和小伙伴从买材料到制作完成,前后持续近两个月。这其中使用到电钻、锯、热熔胶、砂纸,锤子、钉子就不比说了。这个项目对于动手能力强的男孩子可能是个很有趣的过程,但对于女孩子真的不容易。没想到女儿和小伙伴做的津津有味,完全不用我们帮忙,饶有兴趣、也安全有效的完成了全部环节。孩子的能力真是无限的,需要调动和挖掘,成年人的担心往往是多余的。
最后女儿和同伴的成绩还不错,这个手工并不只在于制作完成,最终成绩取决于实际操作,制作精密的同时,制作者也得谨慎把控,操控悬臂抓起木块、并小心摆放,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前功尽弃。科学课上,每个小组拿着自己的悬臂轮番上阵,一轮一轮的淘汰,最后的优胜者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气氛紧张,大家都屏住呼吸,稍有不慎,就功亏一篑。
目睹整个制作过程,难度让我都望尘莫及,对于我这样动手能力差的成年人都很难完成。孩子们的收获除了通过亲手制作、实验、使用这个装置,更重要的是把课堂知识反复记忆、加深理解并融会贯通,实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
还记得女儿的健康课作业,要求学生连续两周记录午餐的饮食,包括食物种类和卡洛里含量,记录每天的运动项目、时间和强度,对照加拿大健康食物指南,检查自己是否符合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准则。
最后,总结、汇总完成一个大的分析报告,分别从饮食、睡眠、运动,抽烟、喝酒、吸毒对生活产生的影响,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论述,构建自己认为完善科学的健康生活理念。这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业,让孩子们清晰的了解健康生活准则,从青少年时期就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健康准则
地理课,老师在教授城市形成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之后,特别介绍了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小城市,要包含城市的基本元素,同时要有自身吸引他人来定居的特殊之处。设计好之后,按比列缩小,做一个城市的俯视模型,并向大家演示、说明,由此能实打实的了解城市构成基本元素的构成、比例及相互作用。
女儿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设计了包括居民区、学校、商业、工厂、警察局、医院、公园等等元素的小城市,用泡沫板做成大小不一的模块,涂上颜色,再用热熔胶固定到展板上。最有特点的是采用了中国八卦阵图形来布局城市的街道,这种发散性的设计也蕴含城市四通八达、兴旺发展的寓意。
高年级的阅读量剧增,要求分阶段阅读大厚本小说,并分章节归纳故事大纲、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等,还给小说续写结尾。
八年级写作课让学生写一个侦探悬疑剧本,完成后全部展示出来供大家阅读,最后投票选出三个剧本,由学生们自导自演拍成短剧。
女儿从小就很怕看激烈情节的电影,这次自己要编一个谋杀案,要有悬念、有逻辑、有惊险的情节,对女儿是个不小的挑战。
女儿很搞笑,她说只能在白天构思故事,晚上怕睡不着觉。爸爸说,让写作很强的妈妈给帮着出出主意,可是我从未涉及过悬疑谋杀的题材,实在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后来,女儿自己苦心琢磨,不知道克服了怎样的恐惧完成了小剧本《You are invited》。完稿后,听女儿叙述了故事情节,居然险象环生、丝丝入扣,超出我的想象。
几天后,女儿放学回来,说她的剧本也被同学们选上拍短剧了,她觉得很意外。别小看这悬疑剧本,是平时阅读积累、想象力、逻辑性、现场感、文字水平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女儿说她的剧本三千多字,另外一个入选的同学写了一万多字,而且是以他们八年级的同学为真实人物创作背景的,很是了得。
七年级下学期开始,成绩单就从“1、2、3、4”比较笼统的四个高低档次,变成了明确的分数。和国内分数计算方式不同,比如一张试卷里有25道题,国内会按照题型不同,分成大题或小题,有的小题只有一分;但这里是按照25题的错题比例来计算百分比。比如只错了一题,分数就是24除以25,96﹪,错两道题就是23/25,92﹪。所以,得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很多名牌大学的医学、法律等专业要求各科平均分数至少在95﹪以上,对学生各个科目的分数要求都很高,单科成绩不好就会拉低平均分,影响大学的选择。在小学毕业之前,大部分孩子就开始思考和准备将来大学专业和职业方向,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孩子的选择更独立、更落地、更有针对性。
任何形式的求知、学习都是漫长而辛苦的过程,想要有收获都没有捷径可走。但孩童时期就应该尽情玩耍,在玩儿中自然增长智慧;随着长大,知识的学习、生存的本领、学以致用的实践都要逐步加码,到大学时达到顶峰。我很认同加拿大学习的强度和难度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承受压力,同时进行有效实用的学习。
我一直反对小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补习班,无谓、无效的学习,只认课本死知识,全无实际操作与生存能力。到上了大学,该成人、独当一面的年纪,反而一下子松懈下来,还是个心力与能力都无法自主自立的幼稚小孩。这本末倒置的施教,错过与迷失的远远大于收获。
学校之所教、学生之所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在步入社会之前,能正常、有效、主动学习,练就一身能生存、能自立、能有所作为的真本事,具备成就自我与造福社会的心智、才能和责任,这才不枉费十几年的学校生涯。
“快乐教育”值得提倡,如果还能学有所成,岂不是锦上添花?!即使不成大业,如果能将快乐保持到底,那也是人生赢家。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