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鸟语的四月,正是读书的最好时节。4月24日下午,“小圭璋”中国原创绘本插画展暨优秀绘本教学研究活动第四站在尚德实验学校小学部进行。
“小圭璋”中国原创绘本插画展暨优秀绘本教学研究活动,是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为学术背景,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少儿阅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国内知名绘本课程教学理论专家姚颖副教授领衔的全国大型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活动。
早在本个月之前,活动主办方就将近300多本优秀绘本和一系列优秀原创插画运送到尚德学校。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利用阅读课、课间时间阅读绘本;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绘本插画。
4月24日那天,由尚德小学部语文学科向浦东新区教师展示两节绘本交流课:邵贤艳老师执教的《仓颉造字》和贾舒茵老师执教的《不可思议的化石》。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的绘本教学中,采用了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邵老师拿出绳结模仿古人记事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思考这种传达会意的方式仍然会给人们在理解上带来重重困扰。
思维导图
邵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共同阅读绘本,并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绘制仓颉造字的几种方法。
民族情感
小朋友们在感受造字过程演变同时,也了解了仓颉造字的原因、方法,承载字的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热情洋溢,小朋友们专注得投入其中。中国的汉字贯穿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每一个汉字的背后凝聚着人们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思维导图的阅读策略既让小朋友们理清了文脉,更感受到了文字背后浓厚的民族情感。
《不可思议的化石》
不同的学科怎样能够进行很好的水乳交融?这一直是困扰着一线教师们的一个大难题。
学科结合
《不可思议的化石》是一本无字书,这节绘本课与自然学科合作,让语文教学与科学结合,实现了跨学科教学,给了小朋友们不一样的学习旅程。
九宫格
在这堂绘本教学中,怎么去检验低年级小朋友是否读懂了这本无字书呢?
贾老师从绘本中摘取了九张具有线索价值的图片,进而让小朋友们动手去拼一拼九宫格,以检验小朋友们是否看懂了书。
专业解答
这是一本自然科学方面的绘本,于是我们便请出了自然老师对文中出现的一些古生物做了专业的讲解,带领小朋友们去发掘这个绘本的奥秘。
模拟拍照
在这本书中,图片拍摄的角度是丰富多样的,贾老师请小朋友拿着手工制作的模拟相机,亲自体验这些图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出来的,大家跃跃欲试。通过一块块化石,让大家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知识,小朋友们都无比强烈地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
小圭璋中国原创绘本活动浦东新区组织者章健文老师对本次绘本课做了点评并指出了方向。
章老师说道:“绘本阅读不是纯粹解决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拿到绘本,首先要确定它的价值,随后再去和某个学科结合、聚焦,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某方面的知识,有时也可以尝试实践。这样,绘本就是打开学生认知的一种方法,也是打通学科之间藩篱的媒介。”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我们一直在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究一本多元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多学科阅读能力以及多元认知能力,让孩子从感知认识同一事物的全面性和多元性之中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作出努力。
2
她还指出:“学习绘本,不能一味讲解,而要充分享受阅读,带领学生发现绘本的奥秘。”是啊,要让绘本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滋养着小朋友们的心田,只有让小朋友们带着情感,真切地走进绘本,才能让他们爱上绘本,这样才能使一场启迪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阅读素养,同时又不失乐趣的绘本阅读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