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办学十周年之际,包校任命了其首任常务校长——来自英国的孟为德校长。孟为德毕业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国际教育领导力MBA学位。曾成功领导多所一流的学校,包括中国的国际学校以及被英国标准教育办公室评为“杰出”(最高等级)的两所位于英国的学校。以下文章根据采访整理,完整内容请观看视频。2012年左右,当我感到是时候做一些改变时,我来到了中国。这个国家所有正在发生的巨变让我惊叹不已,同时我也感受到因为中国迈入世界舞台所带来的挑战——这让我意识到在中国工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
能够在一所拥有优秀的文化氛围以及良好的价值观为基础的学校里工作,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
1包校的双语教育
作为21世纪初就开始探索新型教育模式的先驱,包校希望为中国学生提供双语双文化的国际化教育。包校所创造的是在那个时期所有人都在寻求的两种文化真正融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不仅具备优秀的中英文语言能力,也能够真正有效地融入中国社会以及国际社会,并且在这两种体系中都发挥价值。我们持续推动学校朝着自己的办学使命和愿景付出努力并不断创新。对此最好的例证就是当学生12年级毕业时能够具备与任何人、在任何场合沟通合作的能力。近期,包校学生在多项重大赛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学术上在“美国学术十项全能学术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美国沃顿商学院比赛中,我们击败了超过2000所国内外参赛学校拿下亚太区冠军,并受邀参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全球总决赛;在“校园大亨创业比赛”中夺得初中组冠军及“最佳路演奖”,并受邀前往英国白金汉宫参加颁奖典礼,由英国安德鲁王子亲自颁奖。
2不同的旅程,独特的体验
包校的办学愿景十分恰当地总结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今日兴学,为明日中国;今日兴教,为未来世界”,即学生可以凭借在包校、在国内所学,去到任何他们理想中的国际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学成归来。与此同时,国际学生在包校的旅程又是另外一番体验。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包校的学习生活中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之后回到祖国或者去往世界各地,完成“海外—中国—海外”这趟旅程。包校在努力做的就是融合两种不同的路线,实现我们所说的“双向浸润”——英语母语的学生浸润在中文环境中,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文化愈发理解和认同的中国学生,浸润在国际化的多元环境中。在2018届高三毕业典礼上,包校理事姚祖辉先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谈到,随着中国地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了解中国,而对于像包校学生一样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职责就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3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新开了虹桥校区,作为武定小学校区和松江高中校区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而我作为常务校长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将三个校区联系在一起,还需要不断完善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希望包校不仅仅能够满足于现状,而是确保它随时准备好开始下一阶段旅程,从而展翅翱翔,变得愈发强大、高效。这也意味着从创办人、理事到学校领导团队,我们一起积极拓展更多有意义的新项目,从而让包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包校拥有自己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个五年之中,而从2022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是将包校真正建设为一所世界领先的学校,并确保我们付出的努力能够留下遍布全球的足迹。我们希望在2032年建校25周年之际,大家能够共同庆贺包校蜚声中外,庆贺我们持续不断地向世界输送能够改变未来的优秀年轻人。
4包校的专业学习
双语教育最大的挑战之一不仅仅是招聘中方和外籍教师,而是不断努力让拥有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的人们,更高效地协作,并在全校范围内就诸多事务达成一致。我们将这些想法落实到一整套教学标准上,贯穿于学校的绩效管理和培训项目之中。与之呼应的,我们建立了专业学习中心,提供校内的教学培训,旨在给到每一位需要或者想要学习的教师以接受指导的机会。
5 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曾经在一次松江的理事会上,走进来一位看上去很低调的少年,他背着一个大包,并从包里拿出一件在我看来有点奇怪的半球形的鼓,我不禁在想他究竟要做什么?通常理事会会议开始之前会有学生展示,所以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Kevin拿出来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乐器。随后旋律响起,与众不同的节奏和音乐让在场所有理事不禁发出“WOW”的赞叹,此时的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这个低调的少年其实才华横溢。看到年轻人用谦逊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许是我人生历程中最感动的瞬间。这样的例子我在包校见过许许多多。
这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文化,从创办人一路延续到教师、教学,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平时我与各校区校长、理事和创始人工作接触比较多。让我感到十分幸运的是,这里的人们在工作中都不带私念,每个人都努力地、真诚地与他人协作,并随时准备好倾听——因为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希望学校变得更好。我想或许这就是包校成功背后的故事——志存高远,厚德载物。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