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大学理事会中国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2025年全球AP机考报告,并深入解读了中国考生在AP与SAT考试中的大数据表现与发展趋势。
本届年会聚焦多项热点议题,包括全球留学新格局、2025美国大学申请趋势全面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为国际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与会嘉宾展开了富有深度的探讨。
翰林国际教育导师丁老师、洪老师、尹老师、张老师应邀出席本次年会。在浓厚学术氛围的启发下,他们对于AP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各有独到体会与收获。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回顾这场年度盛会的精彩内容,并一起来了解下各位导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最新思考与感悟吧!
学习资料包
1
AP物理C力学练习题集

2
AP物理参考书目

3
AP物理核心词汇
数据亮点
AP在中国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5年,中国AP考试科次同比增长11%,考生人数增长8%。 与五年前相比,考生人数增长了63%,考试科次增幅高达88%。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体现在考生数量上,更体现在学术成果的质量上。
2025年中国学生参加的所有AP考试科次中,80%取得了3分及以上的成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AP Seminar(学术研讨)和AP Precalculus(初级微积分)成为中国学生获得3分及以上比例最高的两个科目,分别达到92%和90%。
数据显示,有AP考生的学校数量自2022年以来增长了64%,表明AP课程在中国教育市场的覆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全球认可
AP成绩成为多国留学“通行证”
中国学生的AP成绩不仅用于申请美国高校,正被越来越多地送往全球各地的高等学府。
2025年,中国考生向全球25个国家的590多所院校寄送了AP成绩。
在接收AP成绩最多的前10所院校中,一半院校来自美国以外地区,其中三所位于中国香港,两所位于加拿大。亚洲地区高校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2025年,寄送至香港的SAT成绩数量同比增长189%,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也成为热门目的地。超过40%的AP成绩被送往美国以外的大学,这一趋势反映出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日益多元化。
科目偏好
中国学生的理性选择与战略规划
中国学生对AP科目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
最受欢迎的五门AP考试科目依次为:
✅ 微观经济学
✅ 微积分BC
✅ 宏观经济学
✅ 统计学和物理1
这些科目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中国学生的学术优势,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商科和STEM领域的科目选择,与当前全球就业市场的需求趋势高度吻合。
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学生的科目偏好具有鲜明特色。例如,在美国和美洲地区最受欢迎的AP英语语言和西班牙语科目,在中国考生的选择中并未进入前五。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目标进行理性规划的特点。
创新与变革
2026年AP新课程与考试形式
大学理事会在年会上宣布,2026-27学年将推出两门全新AP课程:AP商科与个人理财以及AP网络安全。
这些新课程旨在帮助高中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需求高的职业入门技能,体现了AP课程体系与时代需求的紧密结合。
过去三年,大学理事会成功实现了SAT和AP考试的全面机考转型。 这一变革有效应对了纸质考试在运输、书写识别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升了考试安全与便捷性。
官方数据显示,使用官方考试程序Bluebook进行模拟考试练习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提升。完成了一次模考的学生平均提升了26分,两次提升了45分,三次及以上则提升接近60分。
多元化趋势
国际教育的新格局
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正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2025届中国高中毕业生将SAT成绩寄送至30多个国家的650余所院校。除了美国高校(收到81.4%的SAT成绩)外,亚洲地区的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成为热门选择。
多国联申已成为常态。根据ChinaICAC年度报告,75%的升学老师反映学生同时申请多个国家。 这一趋势在AP成绩寄送模式上也得到体现。
大学理事会国际部副总裁Rushi Sheth表示:“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国家、选择去哪个求学目的地,SAT和AP等项目都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成功可能。”
随着亚洲地区高等教育的崛起,中国学生的选择将更加多元化。香港、新加坡等地高校录取门槛的不断提高,正成为优秀学生的新选择。
未来,AP课程体系将更加强调职业导向与学术深度并重。2026年即将推出的AP网络安全和商科与个人理财课程,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对于即将选择国际课程道路的学生来说,把握自身兴趣与优势,结合全球发展趋势,进行早期规划和持续努力,才是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翰林教育A秋季班报名通道已开启!
秋季班班课信息·
更详细内容可扫码咨询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