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年尚未开启,国际竞赛的硝烟已悄然升起。从刷屏朋友圈的John Locke喜报到留学群里热火朝天的备赛讨论,文科竞赛“内卷”已成常态——2025 年 John Locke 参赛人数暴涨至6.3万+(涨幅高达近82%),而入围率仅约18.65%(每5.4名参赛者才能诞生1个入围名额)。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如何科学规划竞赛路线、精准突破备赛瓶颈?
上周,一场聚焦“各龄段国际竞赛规划”的相关直播,为大家带来了全维度的备赛规划指南。
Part.1
高含金量竞赛全景解析
类型多样·总有一项适合你
直播中,老师们深度拆解了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国际竞赛,覆盖传媒、国际问题研究、历史、创意写作等多个领域,为不同兴趣的学生精准匹配赛道:
1
传媒领域:用文字记录时代的“高中生普利策奖”
Quill & Scroll 国际高中生传媒大赛:
由 1926 年成立的国际高中记者协会主办,面向14-19岁学生,涵盖写作、摄影、多媒体三大类别,其中写作包含新闻、专题、社论等15种体裁。建议字数800-1200字,备赛需提前2-3个月,适合对时事敏感、逻辑清晰或擅长深度叙事的学生。奖项设置从入围奖到全球大奖,是展现传媒才华的绝佳舞台。
2
国际问题研究:哈佛背书的“全球视野试炼场”
HIR哈佛国际评论竞赛:
作为全球顶级社科学术期刊旗下赛事,HIR堪称国际问题研究的 “学术标杆”。2025 年赛题从2题增至3题,涵盖农业、网络安全、国防教育等多元领域,要求 800-1200 字学术文章+15分钟答辩,需标注文献引用。一年分春夏秋三赛季,9-12年级可参与,适合爱思考、善用全球视角分析问题的学生。达文近2年参赛平均获奖率高达80%,零基础学生经系统辅导也能斩获佳绩。
3
历史领域:跨学科融合的“人文社科黄金赛道”
面向6-12年级学生,支持论文、纪录片、展览等5种成果形式,每年吸引超60万学生参与。评审团包括哈佛学者、普利策奖得主,分地区赛、州赛、全国决赛三级晋级,优秀选手可获华盛顿交流机会,是升学简历的 “硬核亮点”。 2026中国赛区截稿时间为2026 年2月27日,建议尽早锁定历史主题深耕。
TCR历史学术期刊投稿:
全球唯一中学生历史学术期刊,获80多所顶尖大学认可,历年入选者超40%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投稿需4000字以上论文(实际历史投稿平均8500字),备赛周期至少6 个月,适合有学术写作基础、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其旗下NWB项目提供专业学术评估,报告可直送你的梦校,Superior等级获奖率仅2.4%,含金量极高。
4
创意写作:用文字绽放个性的“文学星光大道”
CWA大都会写作奖:
聚焦文学创新与人文思考,涵盖多种文学类别,获奖者可获媒体曝光与名校推荐信,近年多位获奖者进入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学府。投稿后 1 个月内出结果,适合希望用独特叙事展现思想深度的学生。
Scholastic艺术与写作奖:
1932 年创办的“文学老字号”,虽仅限北美学生参赛,但7-12年级学生均可参与,2025年设28个类别(含剧本、小说、诗歌等),评论性文章需500-3000字,诗歌3-100行。采用区域晋级制,金钥匙作品可冲击全美金奖,达文近2年平均获奖率60%。
Part.2
分龄规划指南
6-11年级·竞赛路线清晰可见
新学期即将开启,国际竞赛的竞争已进入“精细化规划”时代,从6年级打基础到11年级冲成果,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升学目标各异,竞赛规划需“因材施教”。本次直播中,达文的老师们对于不同龄端学生针对性给出了“阶梯式备赛方案”:
1
6-8年级:基础搭建期——“记录事实”到“产出观点”
该阶段核心是培养学术兴趣与基础能力,重点落在阅读、思辨与写作习惯的养成。目标是完成“记录事实→产出观点”的认知跃迁。
每周安排3-4次深度阅读,培养信息提炼能力;完成3-5页学术写作输出,可搭配纽约时报系列赛持续练习,从论证结构逐步过渡到独立表达观点。
赛事选择侧重低门槛、多形式体验,Scholastic低龄组从短篇入手,NHD初级组选展览或纪录片形式……着重以兴趣培养和流程体验为主,无需过度追求奖项。
2
8-9年级:探索试炼期——“以赛代练”打磨核心能力
该阶段聚焦学术写作框架构建,可分步骤训练基础规范:熟悉文献引用格式、文章逻辑链条……逐步学习搭建“论点-论据-结论”结构,锻炼打磨学术论文、新闻评论等多元能力。同时采用“以赛代练”策略,推荐参与HIR(9年级可参与)和John Locke Junior组,通过逆向拆解往届作品、模拟评委视角提升实战能力。其中HIR一年可投3期,当下夏季赛接近尾声,春、夏赛未晋级可修改后再战秋赛,积累经验。
3
10年级:战略攻坚期——聚焦领域+打造差异化标签
该阶段开始进入升学关键期,需锁定1-2个核心领域形成学术标签,例如性别研究可深耕“女性教育权发展”,国际关系聚焦可“区域合作组织”,跨学科融合可尝试“环境科学+国际关系”、“历史+社会学”等组合方向。
备赛方面建议采用“双线推进”:短期冲刺John Locke(6月截稿,3月定题、4 月文献综述、5 月完稿)和HIR哈弗国际评论赛(一年三季可参加);长期孵化TCR历史期刊投稿等深度项目。同时可尝试“一稿多投” 需适配不同赛事要求,如纽约时报稿件投Quill & Scroll需强化时效性与叙事性,投Scholastic则注重文学表达与思想深度,通过组合投稿提升作品利用率。
4
11 年级:成果转化期——让竞赛成为升学“加分项”
该阶段的核心是将积累转化为升学竞争力,建议同学们打造3-5篇代表作的学术作品集,按时间线或主题分类,展现思维成长轨迹。
备赛方面,可根据申请方向精准匹配:历史专业主攻TCR和NHD;文学专业聚焦Scholastic全美金奖,打磨2-3篇特色文学作品。成果影响力扩展可通过TGH平台每月发评论文章,或DNF出版社出版作品集,同时在个人学术网站展示竞赛经历与作品链接。
Part.3
备赛核心要点
避坑指南与资源利用
直播中,老师们还结合大量备赛指导案例总结出“备赛指南”,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1
时间规划:拒绝“临时抱佛脚”
2000 字文章建议备赛2-3个月,基础薄弱者加1个月,避免拖至5-6个月导致内容断层。需注意赛事时区(如John Locke为英国时区,HIR为美国时区),避免错过截止日期。
2
及时沟通:让问题“前置解决”
备赛中遇到选题偏差、论据不足等问题需第一时间反馈,达文教务团队全程一对一跟踪,从Research到终稿修改提供全流程支持,避免问题堆积到截稿前“措手不及”。
3
心态调整:好文章是“磨”出来的
文科竞赛周期长、要求高,卡壳或被指出问题是常态。保持耐心,前期充分积累资料,后期才有调整空间——曾有普高转轨学生经前置班课+ 1对1辅导,从文献引用生疏到斩获HIR铜奖,印证了“规划 + 坚持”的力量。
4
能力适配:理科生也能“曲线突围”
理科生不必硬冲高难度文科赛事,可选择一年多投的HIR、Scholastic等,通过长期参赛展现写作能力的持续提升,竞赛经历与文书素材形成呼应,成为申请中的“差异化亮点”。
Part.4
发表平台与资源分享
★
优质发表平台推荐
The Global Horizon(TGH):
一个国际化青少年发表平台,旨在为青少年提供全球热点新闻资讯和发表作品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声量。其内容由美国顶尖大学背景的编辑团队精选,涵盖国际关系、教育、经济、科学与技术等多个领域,能够帮助同学们拓展对全球问题的看法,锻炼批判性思维、阅读、写作及创造性能力。该平台支持多类型文章投稿,特别适合低龄学生搭配写作课程及产出后投稿,是创意写作、媒体写作方向学生作为竞赛预备锻炼的不二之选。投稿时间全年滚动无限制,支持11到19岁的国际生发表社论、媒体评论、学术论文、创意写作、个人散文四大类作品。
Dean and Francis 出版社(DNF)
成立于1992 年,是全球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在国际学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所有期刊都有ISSN国际刊号,出版物被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等权威数据库收录。不过,D&F 的限制相对较大,仅接受学术类论文投稿,且有一定的字数限制,更适合有学术写作基础、希望在学术领域展示成果的学生,助力他们实现从记录事实到生产观点的认知跃迁。
Part.5
在线问答
针对性解决备赛困惑
直播过程中,老师们还在线解答了大家的疑问:
问
普高转轨学生能否参加 HIR?
答
可以,建议先参加前置班课补基础,预留充足时间调整选题和论据,曾有普高学生经辅导后斩获铜奖。
问
理科生有必要参加文科竞赛吗?
答
有必要,写作是美本必修课,文科竞赛可提升软实力,且竞赛经历和文书素材能形成呼应,凸显个人优势。
问
短期备赛推荐哪些赛事?
答
1 个月内建议优先改稿,有基础者可尝试全案备赛;短期可备赛的赛事包括SJA、CWA及 Scholastic诗歌/短篇部分,至少预留3周打磨时间。
问
NHD与TCR的区别?
答
NHD篇幅约2500字,是竞赛形式;TCR需4000字以上,是期刊发表,难度和学术要求更高。
「WRITING」
新学期是竞赛规划的黄金起点,无论是6年级打基础,还是11年级冲成果,科学的路线+专业的支持都能让你在“内卷”中突围。
让每一份努力都精准落地,让竞赛成为升学路上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