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H同学和社团成员们准备品控,结果真的喝光了几升野生核桃油!
当她从“打杂”一跃成为iGEM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项目成为核心主力,金奖的背后,付出了哪些努力?
当她因母亲一头扎进营养学,最终以IB满分、SAT1530的“硬核”成绩,收获康奈尔、伯克利等顶尖名校营养科学Offer...
她的申请之路,远不止是一份光鲜的履历,更是一个关于热爱如何转化为行动、行动如何照亮梦想的生动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非典型”藤校生的世界。
翰林学员 H同学
广东碧桂园学校
▪ 标化:
-SAT:1530
-托福:112
-IB:45(满分)
科目:生物HL、化学HL、EnglishB HL、数学IA HL、经济SL、语文SL
▪ 背提活动:
【竞赛科研】:
-2022年 iGEM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
-2023年 HOSA营养学CCE全球第四
-2024年 青科赛全省一等奖
【课外活动】:
-1600KM核桃油公益社-社长
-校园轻食窗口-创办者
-七周癌症饮食挑战-发起者
-出版植物性饮食烘焙书-作者
-根与芽社团-社长
▪ 录取offer:
1. 康奈尔大学Cornell:Nutritional Sciences
2. UCLA: Public Health (Pre), B.S
3. Berkeley: Nutrition & Metabolic Biology B.S
4. NYU: Nutrition and Food Studies
5.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Major: Public Health-Nutrition
Minor: Business of Health
6. HKU: Nutritional Sciences.
斩获康奈尔offer的秘诀:
规划先行,真诚制胜
H同学的留学申请之路,从九年级开始便有条不紊地推进,早规划、早准备是她成功的关键之一。
H同学分享喜悦
Q 什么时候开始有出国留学的想法?
其实,出国留学这个想法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萌芽了。我父母曾在美国留学,他们也很希望我能够开拓视野,感受不同的文化。
九年级时,我们正式开始做申请规划,父母非常支持我。这份支持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帮我寻找竞赛辅导资源、支持我参加夏校,还带我去参观国外的大学校园,让我提前感受氛围。
Q 申请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助力?
我觉得找到合适的机构很有必要。机构能保证我的标化考试进度是“one track”的。他们会为每个学期设定清晰的小目标,然后一一攻破。这让我在后期准备申请和文书时非常从容,因为不需要再分心去突击标化了。
我的父母是我强大的智囊团。比如在我运营“1600KM核桃油公益社”时,他们会和我深入讨论可行的销售策略,给我提供成熟的建议。
我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被康奈尔Deferred(延迟决定)那段时间,我非常焦虑。升学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关心我的状态,约我吃饭、谈心,讨论后续策略,给了我巨大的心理支持和方向感。
Q 申请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无疑是收到康奈尔的Deferred通知。当时真的很迷茫、失落又紧张,因为这不仅代表着我需要持续的准备别的学校的申请,我同时还要给康奈尔提供更多的补充文件。
真的非常感谢我的文书老师Sam,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们保持了高度默契,高效地完成了其余7所大学的文书。
在撰写给康奈尔的“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 (持续兴趣信) 时,我们深入分析了可能被拒绝的原因,推测可能是文书中没有充分展现我对康奈尔的“人类生态学院”(College of Human Ecology) 本身的热爱。
于是,我和Sam对学院的历史、文化、教学理念做了极其深入细致的背景调查。这种远超表面的研究深度,最终体现在了我的LOCI中。
Sam的高效和专业,帮我节省了大量时间(比如他及时阻止了我录活动视频的想法),也极大缓解了我的内耗和焦虑。
Q 整个大学申请过程是如何规划的?
● 9-10年级重心在竞赛和活动
● 10年级明确自己大致的专业方向
● 10年级暑假基本把标化搞定
● 11年级暑假基本确定申请大学,同时已经要大致完成个人陈述和梦校文书的撰写
我觉得“提前做”非常重要。尽快确定好选校策略,尽快做好school research,搞定标化考试,提前撰写文书,所有的事情一定要提前做!
这样整个申请过程会更加从容。
比如说暑假没有重要的考试,就要开始准备文书内容。我大概是在11年级的寒假就开始准备文书写作了,是我们班最早开始进行写作的。大概修改了10来次。
Q 你觉得文书中哪些元素帮你脱颖而出?
我的文书始终围绕我对营养学、对全植物性饮食的热爱展开。重点描写了我如何从对周围的植物与身体健康漠不关心,再到热爱和拥抱全植物性饮食并且开始关注自然与人体健康的联系。
我认为真诚的故事,以及与申请专业(营养科学)高度契合的热情,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
Q 觉得自己收到Offer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一,我觉得我的love letter真的打动了康奈尔大学的招生官。因为我对目标学院(人类生态学院)的历史做了非常全面且细致的背景调查,甚至找到了学校里面的历史书电子版,所以我呈现出来的内容能够让康奈尔的招生官感受到我对学院的向往、喜爱与诚意。
第二,我的所有活动都与营养学高度契合且融入生活。比如我在学校的轻食窗口,我在公寓的公共阳台上开展的天台菜园项目,这些能够让招生官看到我对专业的热情不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持续探索的闭环。
H同学的申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清晰的规划、强大的支持系统、高效的时间管理、以及面对挫折时精准的策略调整和强大的执行力,共同铺就了她的成功之路。
而贯穿始终的,是她对营养学真挚而具体的热爱。
目标专业和院校选择:
兴趣为锚,钟情所爱
H同学的目标专业和院校选择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现了成熟的研究能力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Q 是什么激发了你对营养科学的浓厚兴趣?
最初的触动源于母亲的疾病,这让我开始深刻关注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后来,通过参加康奈尔大学在线课程(Ecornell)的全植物性饮食网课,以及在HOSA营养学竞赛中的深入学习,我对“对饮食如何提高甚至扭转人们的健康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我意识到,营养学是连接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美妙桥梁。
Q 很多同学纠结选兴趣还是热门,你怎么看?
以我的经验,选择专业首先要看自己擅长什么学科。我擅长生物和化学,这是基础。然后要结合强烈的个人兴趣,比如我本身就非常热爱美食和烹饪。所以两者的融合最终确定了我的专业方向。
此外,我建议尽量避免盲目追逐那些竞争异常激烈、但你并非真正热爱的热门专业,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很影响申请的结果。
找到那个你既擅长又热爱的交叉点,才是关键。
康奈尔大学
Q Dream School是怎样选择的?
康奈尔成为我的Dream School,核心原因是它的营养学专业世界排名第一。
其次,康奈尔大学有两个学院都有营养学专业,选择更灵活。
还有就是,它拥有独立的营养学与健康医学研究所,这意味着无与伦比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
伯克利的营养学项目同样顶尖,其课程设置极其多样化,甚至开设有像“奶酪发酵”这样独特有趣的专业方向。
选校时,我不仅看排名,更看重专业资源、课程特色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
Q 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哪些期待和规划?
我超级期待大学里的社团。
我和学校的学长有讨论过在康奈尔申请社团的流程,以及在社团里会做的活动,我觉得和高中非常不一样。
他们会有很多轮的面试,同时每一个面试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就相当于一个公司,还有一些round table等等的传统,我觉得感受这些文化的差异真的能够让我视野得到开拓。
通过H同学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在选校时,既关注院校的综合排名,也关注专业实力和课程设置。在专业选择上,要注重兴趣与能力的完美结合。
标化、竞赛、科研、活动:
挑战自我,收获成长
从上文的背景项目中,可以看到H同学的成绩十分优异,参与了许多的竞赛和科研项目,同时进行了许多时间活动。
H同学有哪些学习的小妙招?竞赛、科研、活动项目的选择是怎样的?有哪些可以借鉴学习?一起来看看H同学的回答吧~
01 IB满分与标化高分的秘诀
Q IB满分45分非常难得,有什么学习方法?
核心是建立并不断迭代属于自己的学科笔记。
H同学的IB学科笔记
我觉得每一个学科都一定要在平时记录好,并且完善,这样在复习前能够直接用到的学科笔记,这样能够让复习周更加的从容。
比如生物,我会在每节课后花大量时间做详尽的笔记,并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补充、完善。最后在复习周,我就能够直接用到。
同时,在11年级学业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想要更高效的学习,于是选择到翰林学习部分IB课程,效率超级高,真的帮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Q SAT和托福备考和提分技巧有哪些?
备考规划:我是在九年级开始准备托福的,在十年级准备SAT。并在10年级暑假两个标化考试下车。
提分技巧:提分的关键就是持续、高频的练习。我还记得在10年级的暑假,两个月,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逼自己练10分钟口语,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标化早解决,后期申请季才能心无旁骛。
Q 是如何平衡课业、竞赛、活动?
关键在于长线规划,阶段侧重。
IB在11、12年级压力大,但9、10年级相对可控。我在低年级(9-10)就把重心放在活动探索上。
进入高年级(11-12),则把主要精力投入课业攻坚。很难做到每天完美平衡,但把握住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整体就能协调好。
平时每天下午也会和朋友一起跳绳,作为高效的有氧放松,除了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大脑更清醒。
02竞赛历练,调整策略
坦白说,USABO和BBO的备赛过程挺“折磨”的。
当时在九年级参加,虽然通过备赛提前学了很多高年级的生化知识,减轻了后续的课业压力,但过程很痛苦,并且最终也没有拿到好成绩。
经过复盘和反思,我发现自己并不太擅长这类纯粹的知识型竞赛。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需要调整策略。
在后期减少了在传统知识竞赛上的投入,转而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我真正热爱的营养学领域,投入相关活动和深度研究。
这次“断舍离”让我更专注于能展现我独特热情和能力的赛道。
Q HOSA竞赛全球第四,有什么经验分享?
参加HOSA竞赛是出于热爱营养学。
备赛的关键三点:
● 第一,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笔记,这是理解和记忆的核心。
● 第二,官网资源是宝藏,一定要吃透官方提供的复习资料和指南。
● 第三,保持“佛系”心态很重要!HOSA CCE比赛有三轮,一轮比一轮难,压力会递增。心态稳了,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03科研团队协作,主动担当
H同学作为湿队队长
2022年iGEM国际基因工程大赛-金奖
在2022年iGEM国际基因工程大赛中,H同学作为团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但却干劲十足、热情活跃、善于思考。
她扛起湿队队长的责任,除了实验的部分,她还领导与督促了iGEM团队的外联活动,例如领导与策划联合公宣活动、带头进行专家访问与实地调研,积极与合作队伍展开交流讨论会。
iGEM国际基因工程大赛的每支队伍通常由20-25人组成,分为干队和湿队,分工如下:
● 干队:主要负责非实验性工作,整合商业、传媒、社科资源,进行数学建模、人力资源、网页编程、设计画图等等内容。
● 湿队:是iGEM的骨干力量,主要负责iGEM课题设计和实验操作的团队,需要非常了解合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
Q 可以分享一下iGEM的参赛感受和收获吗?
iGEM是我参加过人数最多的团队科研项目。
起初我只是湿队(实验组)的一名普通队员。但在项目推进中,我发现团队协作并非总是顺利,存在效率问题。我不想浪费投入的时间和资源,于是选择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努力确保实验任务完成。
这个过程让我从普通队员成长为团队主力,也让我体会到科研中主动性和责任感的重要。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理解了大型协作项目的运作方式;也让我掌握了实用的实验技能,比如深入学习并动手完成凝胶电泳、PCR等技术操作。
04多元实践,展现领导力与责任感
H同学不仅在学术上表现出色,在课外活动方面也同样丰富多彩。它们高度聚焦于营养学,形式多样,影响真实,且充满个人特色。
她创立了1600KM核桃油公益社,致力于帮助四川资阳的核桃种植户销售野生核桃油。此外,她还创办了校园轻食窗口、发起了七周癌症饮食挑战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领导力与责任感。
H同学在社团活动
Q “1600KM核桃油公益社”名字有什么含义?
“1600KM”有两层含义:
一是地理距离,指我们学校与帮扶对象——四川资阳市盒子家庭的距离;
二是核心理念,“KM”代表“Keep Mutual mutuality”(保持互惠互利)。
我们不想做单方面施舍的公益,而是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双赢模式:为盒子家庭提供销售野生核桃油的渠道,同时为学校社区带来难以购买的、有机纯天然的优质核桃油。
* H同学分享小趣事:为了品控,社团成员们被迫“喝油”,结果发现刚榨出的油太香,几升油被大家当场喝完!
Q 这些活动对于你有哪些帮助?
我觉得每一个经历都会给予我一些启发。
1600KM让我对食品类的创业感兴趣,以及对农民所面临的问题引起思考。轻食窗口让我看到了现代年轻人对于健康的需求。
Q 用3个关键词总结一下所有活动的核心吧!
多元、深刻、有趣。
活动形式多样,但都深入探索营养学的不同维度,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充满探索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故事。
H同学的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美诠释了“热爱落地”的力量。
H同学也为此建立了“Nutrition and Society | Nutrition and Agriculture | Nutrition and Policies”的个人网站向招生官展示,她对营养学的热情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本身,更延伸到了社会、农业、政策等层面。
所有的活动都是H同学探索营养学不同切面的真实足迹,共同勾勒出她对这个领域的深度理解和改变社区健康的愿望。
爱好与生活:烘焙与美味探索
H同学的日常生活也围绕着营养学展开,她喜欢植物,喜欢烘焙,还因此出版了一本植物性饮食烘焙书。
Q 为什么会想要出版烘焙书?
H同学出版的烘焙书
我一直很喜欢烘焙,也在看各类烘焙书。
写书的想法是源于一本马来西亚的作者撰写的关于中医食疗的菜谱书。我在想,我可不可以也撰写一个以四季蔬食为主题的菜谱。
于是我以四季蔬食为主题,按春夏秋冬分类,选用当季食材能做的美食,去设计菜谱。这样既和中医有联系,同时西方的人也能够接受。
推崇“当地当季”的饮食,首先是对人类来说,这是最健康的饮食形式;其次,对于种植来说,当地当季的植物更有助于土壤的自然循环,对环境有利。
Q 写书过程中是怎么收集素材的?
写书过程中,很多灵感首先来源于那些很有想法的公众号和一些相关书籍。
很重要的是与烘焙师们的交流。高中时期,我就很喜欢探访那些注重可持续理念的烘焙店、面包坊和工作坊。在与这些创意人士的沟通中,他们的想法和实践常常让我耳目一新。
H同学在烘焙
他们也会组织一些很有趣的,很有创意的活动,比如在全中国寻找100个番茄品种等类似的活动,总能带给我新的思考方向。
H同学探索各类植物
我觉得不断与有创意、有想法的人碰撞交流,会不断地激发我的灵感。
H同学的成长是多维度的。她分享的高效学习方法、标化备考策略、时间管理智慧都极具实操价值。她的爱好不仅丰富了生活,也滋养了她的专业兴趣。
在访谈的最后,她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同样喜欢生物营养学的学弟学妹写了三点建议:
🔹 一定要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
可以是厨师、农民、研究者、政策制定者... 不同视角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 不要盲目“卷”竞赛!
如果发现不适合或不感兴趣,及时调整方向,把时间投入到真正热爱并且能出成果的事情上。
🔹 兴趣越具体越好!
比如,从大概念的“喜欢营养学”,聚焦到“全植物饮食”、“可持续食物系统”、“特定人群营养干预”等具体方向,更容易做出深度和特色。
* 以上内容获得学生本人授权发布,未授权的原创内容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H同学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热爱、规划与真诚的故事。她的申请成功,得益于清晰的早规划、高效的时间管理、面对挫折的智慧调整,以及对目标院校深入骨髓的研究与真诚表达。
她的旅程也清晰地展示:高质量的国际竞赛和科研项目,以及源于兴趣的深度活动,不仅能提升学术背景,更是展现个人特质、领导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舞台。
想和H同学一样,参与国际竞赛增加专业探索机会、同步提升校内成绩、用竞赛奖项增加名校申请砝码吗?☟ ☟ ☟
扫码可一对一咨询学术竞赛规划 | 竞赛组队 | 竞赛报名学习资料 | 竞赛咨询
我要咨询!
更多信息可咨询顾问
本期福利
生物竞赛推荐书单& IB规划、选课建议
扫码领取!
* 以上赛事主办方为海外机构,不与任何中国的大学、中学或小学升学加分活动挂钩,其成绩不会作为任何中国中小学升学或评优的依据,仅定位为针对中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和国际教学交流活动。
翰林赋能国际学术进阶
全学科120+竞赛|学术科研|IB/AP/A-LEVEL
培训+美高双资质,助力学员学术精彩!
⏩ 硬核成果
创办至今,翰林在30 + 国际赛事中斩获总体全国第一的成绩,助力学员拿下哈耶普斯麻、牛津、剑桥等名校录取。
近三年,数学竞赛学员获奖超1000枚,约600+AMC学员晋级AIME,700+学员在欧几里得数学竞赛中超过25%分数线;物理竞赛31人获物理碗全球百强,55人摘 BPHO 超级金奖;生物竞赛USABO/BBO揽获402枚金奖357枚银奖等;化学竞赛UKCHO狂揽177 枚金奖等。近两年,翰林学员AP大考5分率达到95%,IB大考7分率超过80%,超过370名学员单科成绩达到7分满分,A-Level大考A*率超过85%!成绩斐然!
⏩ 翰林师资
翰林师资硕博占比100%,成员多毕业于藤校、清北等世界名校,拥有欧美留学背景,且曾任职全球知名教育集团、国际学校及世界 500 强企业,如亚马逊、摩根大通等。严格筛选机制与高比例全职导师,保障教学质量与教研更新。
⏩ 独家教研
翰林教研团队自编覆盖30+主流国际竞赛的讲义,适配不同基础学生,助力竞赛获奖与夯实学术。作为国内首批国际竞赛自编教材,讲义每年更新,部分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多所国际学校及同行采用。
⏩ 学员分布
翰林每年在读学员超 6000 人,NEC、IEO 等竞赛队伍每年超 200 支,学员遍布世外、平和、贝赛思、人大附、顶级美高Andover、Groton等千余所海内外知名高中。
⏩ 课程设置
课程灵活多样,设有全程班(60H)、强化班(40H)、冲刺班(20H)及一对一辅导,支持线上线下教学,实现海内外无时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