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是新时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综合素质评价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过程性评价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它的基础性发展目标由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等评价措施与方法组成;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认知”、“结果”、校内表现的评价,同时重视“行为”、“过程”的评价。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围绕“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初中部践行“三好习惯”养成教育,从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四个板块着手,既有植物园探秘、又可以到鲁迅故居感悟文化的魅力,既可以去海洋公园进行海洋探秘,又能“重温”勇敢者之路。所有围绕综合素质评价设计的板块都努力使我校德育工作体系化、全面化,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使我校学生朝着“勤奋、博学、进取、争先”的方向锐意进取。
——题记
一阵风吹过冬天的校园,没有吹来寒冷,反而带来了快乐的暖火。我们和六七年级的其他同学一起带着簇簇要出校门的“喜悦火苗”,迎着早上八点的晨光,开启了我们此次崇明岛的社会实践之旅。
第一站,我们首先抵达了崇明中华鲟保护基地,来参观了解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相关知识。在分组参观的时候,我们组带着黄色的手环,与其它“葫芦娃兄弟”组暂时分离,依次行动嘛。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得知: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的称号,1.4亿年前它就存在于地球,现在恐龙没了而中华鲟依旧存活于长江。
中华鲟如此珍贵,但数量却不多。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盘踞在我们脑海里。查看基地发给我们的手册,才明白:中华鲟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它属于大型长江洄游性鱼类,是真真正正的长江鱼王,但因为每次都要洄游到长江上游里去产卵,而且中华鲟产的几万颗卵中,本来就只有3到4个可以孵化,还得找一个隐蔽的地方防止别的生物把它的蛋吃掉,所以这么一大片中华鲟卵孵化不出多少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幼崽。
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继续跟着导游哥哥参观。导游哥哥带我们看了本属长江的一些生物、中华鲟喜欢吃的鱼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配合导游哥哥的要求,以免给场馆带来不便,给自身带来危险。在长江鱼类的展台上有许多玻璃大缸,导游哥哥给我们介绍了长江里的生物,有浑身乌漆嘛黑的、有胭脂色的、有个头老大一个的,还有四个爪的。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个大缸里的生物了:缸里有好多种生物,可彼此之间的相处非常和谐,大家好像都有自己的一份差事——娃娃鱼在洞窟之间穿来穿去、大乌龟躲在边上睡觉、小河豚躲在沙子里面瑟瑟发抖,有时还怕的鼓起来,乍一看就如同沙子里滚进了一个圆鼓鼓的气球。和而不同,这不正像集体之间应该有的相处之道吗?
结束参观,导游哥哥带我们去听关于中华鲟的专项课程讲解。行进过程中,我们沿着工作人员通道,看到了中华鲟养殖池,中华鲟抢救池,感觉中华鲟的生活非常的滋润,这应该也是中华鲟的数量也有所回暖的关键因素吧。凭此,我们给了辛勤在这里工作的哥哥姐姐们一个大大的赞。讲解员姐姐给我们讲解了中华鲟的习性,还把一个好大的玻璃缸的窗帘打开,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体长均近2米的中华鲟正向我们游来,还有胭脂鱼和清道夫。只隔着玻璃的近距离接触使我们的观察更加仔细清晰,我们才发现中华鲟的嘴在下方,眼睛在头顶,还有嘴巴前的4根须,别小看这四根须,它代表了中华鲟的感应器官。参观完中华鲟我们在中华鲟池前与中华鲟大合影,还带走了地上的垃圾,工作人员保护的是长江的生物,我们还小,这也算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吧!
再次驱动校车,我们来到了崇明的水质监测中心。水好,生物都愿意来栖居。所以我们先徒步前往鸟类博物馆,一路看到了许多崇明岛的风光;沿着一条河走,那是长江的小支流,真的非常纯净,也可看出崇明人非常重视水质保护。在飞鸟群集的地方坐落了一座鸟类博物馆,门口的大笼子是标志性的建筑,而且里面有一棵大树,笼子里还有许多的鸟塑像。虽然很有趣,但我们的重点还是在鸟类博物馆里面,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了各种打破世界之最的鸟。全程我们只能用“原来是它”和“哇,竟然它的极限这么强,不可思议”来表达,真的是开眼界,长知识了。
再次徒步回到水质监测中心,教授开始带我们做关于水质监测的实验。第一项实验是“水体余氯监测”,我们先取“自来水”“河水”“纯净水”“可乐”各10克加入酱料杯,各滴入三滴余氯试剂,再查看余氯含量与加入“余氯试剂”后水的颜色。但这个水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变色,只会有一些小小的变黄。第二项实验——“水质矿物质和钙镁成分监测”。还是准备与之前相同的材料,只需要用TDS检测笔来监测,但需要记住在监测前要加入少量的钙镁粉,对我们来说这个实验还是没什么难度的。第三项实验是“水体的导电性监测”。之前的材料依旧存在,只是试验品中多了10毫升的“超导水”,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纯净水”;还有一个非常好玩的道具就是导电笔,这个导电笔只要检测到水可以导电,那它就会发光。通过这个实验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水不可以导电,太神奇了。最后一个实验是“水体的漂白实验”。这里面用到了两种颜料,首先把纯净水染成红色两杯,蓝色两杯,接着在一杯蓝色和红色中倒入漂白剂,最后发现漂白剂的功力非常强大,不仅颜料被漂白了,我们还偷偷试了一下可乐,连可乐那么浓郁的颜色都被漂白了。和谐的实验结束,我们发现一切都是这么的神奇。但大量的实验废料不能忘记拿走,桌子收拾为原先的模样,争做有素质的文明少年。
与教授告别后我们踏上了返航之旅。感恩节虽然过去,我们应该知道感恩,感恩为我们努力开了四个小时车的师傅,感谢为了我们尽心安排的许老师,感恩带着我们我们去崇明岛参与长江大保护实践的张校和老师们,感谢为我们讲课的教授、讲解员姐姐、导游哥哥们,更感谢中华鲟以及长江保护者,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次社会实践。
崇明,长江注入大海的地方,这里虽然地广人稀,但每个人都在为保护长江、存其文化付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小小的身体里有着大大大的能量,也应该如此。崇自然之道,明平和之理,我们永远在践行!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