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选择美高之前我在国内就读的是国际学校,去国际学校之前我就决定了要去美高,所以在国际学校是一个过渡阶段。我是在2014年10月份决定访校,我非常幸运,当时申请的老师和我一起去访校,一起参观交流,各类学校我都看过,最后决定入读女校。我也没想到我会去女校,访校的过程中我发现女校有不一样的魅力。当时带我参观学校的姐姐非常落落大方,阳光自信,上高中之前我比较内向,我也从来没想过今天可以跟这么多人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另外一方面那里的老师都非常热心,会给我介绍他们的上课内容。另外让我很动心的是学校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我9年级也创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社团,学校老师非常支持我给我联系各种资源。
简单给大家介绍我的学校,Foxcroft School 1914年建校,位于弗吉尼亚州, 驱车到华盛顿大概一小时左右,学校师生比是1:6,每个班大概10个左右的学生上课,必修课的人可能稍微多一些,难度比较大AP类课程8人左右。
去到学校之后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我申请给访校的学生做tour,在这个过程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们的日常是怎样的?我们是寄宿学校,每天大概7点起床,8点开始上课,每节课50分钟左右,12点午饭,1点左右开始下午的课,下午是2:30或者3:30放学,学校要求每天都要做两个小时左右的体育运动,我秋季报的是网球,我是学校篮球队的manager,6点左右吃晚饭,7:30到9:30上晚自习。9,10年级必须10点半熄灯,11年级11点半熄灯,12年级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们每天的课安排的特别紧凑,一开始特别想家,慢慢适应之后就好了。
我们学校在镇上,每周日学校都会带我们去买日常用品,看电影,华盛顿是美国历史非常浓厚的一个城市,学校还会带我们去华盛顿参观博物馆进行艺术熏陶,春天还会去华盛顿看樱花。老师会想法设法给我们准备各种活动,比如戏剧课,请慈善家来学校做讲座等。我们学校国际生比例是21%,学校非常注重多元化,强调国际包容性,学校每年2月份都有一个国际周庆祝各个国家文化,每天晚上不同国家的同学给大家做饭,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节目;另外一个是只有我们学校有的传统活动直译过来叫“狐狸狗”,刚入学的时候大家会去校长家后院的小树林里挑狐狸或者狗,一战时我们学校受到波及学校创始人为了转移学生注意力创办了这个活动,每年“狐狸队”和“猎狗队”都会进行篮球,曲棍球,骑马比赛。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几个学校活动。
我1月份到的美高,然后9月份又重新读的9年级,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这半年让我彻底适应了美高生活。课堂方面的适应期大概需要1到3个月,不太可能一开学就全部能听懂。在我们学校如果上课没听懂或者不好意思直接在课堂问老师,下课之后会有固定的时间点可以找老师解决。保持高的GPA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美高老师不会像国内老师那样督促你,他们觉得你需要有自觉性,每个人都需要独立自主。
美高的心得和成长刚到美高的时候我很内向,很感谢妈妈帮我选择了女校,如果在混校我可能没有机会创建自己的社团,打篮球。到美高之后我竞选了班级课代表的职位,当时纯粹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学校每年会给每个班安排不同的课业,比如9年级要义卖,10年级要筹钱等,这些活动都是需要班干部组织的,另外我觉得到了一个新环境需要挑战自我所以就竞选了。每年的经历都很锻炼我自己,然后我陆续竞选了副班长,班长,12年级的时候我很纠结,这个阶段可以申请学生会主席,副主席的职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些职位。这三年我觉得自己成长很多,我当时心态特别好,觉得只要我能站上去当着全校老师同学的面演讲就已经是胜利了,最终我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现在回想这四年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帮助我成长了很多,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竞选副班长的时候跟导师谈了很久,他告诉我如果你觉得你有能力胜任但不去竞选,你会后悔的一辈子的,这就是美国人和我们不一样之处,我们喜欢干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情,他们会鼓励我们去追求一些我们完全可以得的到但又不敢做的事情。不管是老师,还是舍妈,护士都给了我很大帮助,非常感激他们。社交我刚开始到美国的时候很害怕,别的同学已经上了半年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我作为一个插班生该怎么融入她们。我1月份到弗吉尼亚正在下大雪,我在宿舍整理箱子,一帮女孩子都过来主动跟我打招呼介绍自己,我当时很感动,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很友善,包容性很强。当然你自身也要很努力,大家都来自不同国家,要学会尊重大家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差异,要站在她们的角度理解。我也申请了学校的国际大使帮助新来的国际生,我第一年接待的是来自瑞士的小姑娘,第二年来自韩国,我们至今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交朋友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类人身上,一定要用心,只要用心就一定会交到好朋友。
学术方面前面提到了课后的固定时间可以找老师解决问题。生活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导师会在方方面面帮助你。我们学校老师都很多元化,我导师明德学院毕业之后去白宫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到了我们学校教历史课,我本科申请压力非常大几乎崩溃,每天都会找她聊聊,如果跟自己的导师不合拍每年可以选择换一个。
宿舍都会有一个舍监管理住宿问题,如果跟舍友之间有矛盾也可以找她调解。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大家精神压力很大,特别是11,12年级渐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压力会很大,同龄人,父母,亲戚也会给你带来压力,一定要利用好学校的心理医师,找她们聊聊天疏通一下压力。
我觉得美高申请越来越难了,学校对分数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必须提早准备。美高申美本还是有很大优势,招生官会觉得你在美国适应了一段时间也了解了美国教育体制。如果你在美高,申美本到底要不要再找一个顾问?我的回答是肯定要,我们跟美国本土孩子相比还是没有占优势,学校的顾问起到辅导作用,美国大学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找一个自己的顾问更能贴合自己的状况。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