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个话题只要一去触碰,就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来自各种国际学校,来自教育研究者,也会来自家长。
但是,就算被别人骂,也不能阻止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现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大多数都成为了“留学预备校”;中国需要“根植本土文化,培养未来在国际上能够立足的人才”的国际学校;如果我们可以创立出这种真正的国际学校,为什么我们现有的公立教育就不能施行呢?
关于国际学校的话题,好多次都没有展开。真实的原因,是我发现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家长、教育行业、资本市场的“热词”。但是,所谓国际学校,概念极其模糊,界限很不清晰,前景也并不明朗。
这几年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士,了解了一些关于国际学校的发展情况。同时,在和世界各地的教育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对“国际学校”的认识和思考。
所以呢,我先在这里简单做一个说明:
其一,我重申一下我对学校的态度:在我的眼里,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只要其遵循的是教育的本质(比如学习以孩子为中心、因材施教、面对未来等),那么就是好的学校。否则,就不是好的学校。这和学校的性质没有任何的关系。
其二,我不盲目追捧国际学校,也不反对国际学校——无论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还是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学习、借鉴国际学校的各种优点。如果是高品质的国际学校,我认为是越多越好。中国的学校,都应该是国际学校——这里说的“国际学校”是指吸收国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好学校——这并不是痴心妄想。
其三,我的观点是一家之言,是我个人思考的结果,肯定有很多不严谨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
请随便问一个人:
你说,什么是国际学校?
甲:给外交人员的孩子上的学校。
乙:给外国国籍的孩子上的学校。
丙: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就是国际学校。
丁:没有中国的学籍,拿国际文凭的学校。
戊:给将来不参加高考,不在国内上大学,要出国留学的孩子上的预备学校。
己:外国老师,用外国的课本,教的外国课程,收外国孩子,也收中国孩子的学校。
庚:有钱人、明星的孩子上的那种国际化的贵族学校。
辛:没有考试、没有作业,快乐教学、素质教育的学校。
国际学校其实分为三种
我们通常说的是哪一种呢?
在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们其实很难定义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学校”——咱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法中,并没有出现“国际学校”一词。
实际上,新中国的国际学校,最早出现在80年代北京的使馆区——198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五国大使馆,合办北京国际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到了今天,各种各样的国际学校,已经遍布全国达到七百多所,大概分为四种形态:
这是专门给外交人员、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等外籍人士的子女开办的学校。只招收外籍孩子,和中国家庭没有关系。
这是外国教育在中国的“飞地”,和中国的家庭和孩子,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再有钱,不是外国国籍也上不了。而且,很多学校为了控制学生数量,还出台了必须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国籍,还要拿到国籍达到多少年,在国外有长期居住、工作记录等等各种条件。
这种形态只限于非义务阶段的高中。根据最新的政策,不再审批新的公办学校国际部。已存在的国际部,也会与公立学校逐步脱离。
民办学校有民间资本,也有国有资本。这类民办学校主要招收中国学生,也是近年来数量增长最快的国际学校。
为什么中国突然出现了
全世界最多的“国际学校”?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国际学校数量已达1000多所所,排名全球第一,并且依然以每年六七十所的速度在增长。
这和中国逐年增加的出国留学人数,是一致的。
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从2008年的17.98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54.45万人,翻了3倍。胡润研究院调查显示,有八成中国高净值人群考虑将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而且,海外教育低龄化趋势明显,六成以上人群选择高中及以下学龄阶段送子女出国接受教育,其中选择高中阶段的占比42%,选择初中阶段的占比16%。也有超过一半是选择出国读大学的。
所以,中国的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从高中、初中,下沉到了小学、幼儿园,也是大势所趋。
两年前,国际学校潜在需求量平均每个年级约有40万人,同年国际学校在校生平均每个年级仅有4万人,意味着只有10%的潜在需求量被满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中国的国际学校,已经从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从沿海到内陆,逐步扩散开来了。
中国的民办国际学校
为什么大多都成为了“留学预备校”?
中国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目的非常明确:出国留学。
于是,国际学校的教学目标,也都是从语言到课程,从能力到素质,都指向帮助孩子申请海外院校了。
我们从大多数国际学校的设置上,如聘请有海外大学招生经验的外国校长,课程体系采用国际承认的体系,帮助学生考托福雅思,完成大学申请……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还有一个现实的情况,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教育法规的办学规定,严格限制了国际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就让国际学校的孩子,到了中考之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补上各种国际课程,尤其是英文——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国际学校,到了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都倾向于出国了。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