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过,就要中考,上海考生的压力,从初中甚至小学就会开始,他们一踏进小学,就注定要在这越走越窄的独木桥上残酷“拼杀”一番。上海学生之难,一是难在层层筛选,从小学甚至入园这场筛选就已经开始了,千军万马一起奔腾,稍微力有不逮就会落于人后,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二是初中学生向往的“四校八大”和高中学生向往的清北复交在独木桥头另一侧,引多少考生与家长依依东望。
从孩子进小学,残酷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他们要同十万大军一起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学习,来经历一轮轮的考验,而父母只能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只有不到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参加中考,另外的一部分除了选择国际教育的学生,都早早踏上了社会。
在参加中考的学生里,考不上高中的不谈,那三分之二考上高中的:
四校、八大、一般市重点、区重点、普高、民办高中
分的太细,突破难度系数会非常高。
进入高中经历三年的高中教育后,他们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高中选拔,在去年全国39所985重点高校总计在上海招生3349人,录取率约为:7.4%; 211重点高校总计招生4392人,985+211重点大学共招7741,录取率约为:17.2%;约有35%高考学生能进入本科学习,而在这些人群中只有大约1400人可以进入北清复交。
1400人,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从小学十万左右的学生开始竞争到高中来说,这一千多个名额,真的是百里挑一。
对于上海的高考录取比例,或许有人会说,相对其他省市已经很高,但是对于本地考生来说,这个概率并不影响他们选拔的残酷现状。
上面讲到约有一半人进入重点高中学习,而进入重点高中不代表高考就能考上好的大学,重点高中与普高,区重点与市重点,其中的差距是巨大的,下面是上海市重点高中一本录取率:
第一档市重点高中一本录取率高达90%以上,第五档也保持在0%左右,区重点一般在20%以上,也有部分区重点不及20%,上海平均一本率为20%,那么,普高的升学率又是多少?
综上所述,想要进国内名校,排名靠前的重点高中更占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初中在“四校八大”以及市重点这些学校中处于绝对优势的表现,华育、兰生、嘉定华二、上宝等实力top民办初中占据了预录总数很高的比例,几所顶尖初中的学校实力依旧领先,其余大多数学校实力层次不齐。
举个例子吧,如果你家孩子在一家全市排的上好的初中那么:
假设中考成绩在全校前10%,如愿进到某四大名校本部,则必须保证至少在年级前50%,三年后才有机会冲击清北复交假设中考成绩在全校前30%,进入本区排名中游的一所市示范性高中,则必须保证全校前50名左右,三年后才有希望冲击清北复交假设中考成绩在全校前60%,进入本区实力相对最弱的一所市示范性高中,则必须保证全校前10名甚至前5名,三年后才有希望冲击清北复交假设中考成绩在全校前85%,进入本区实力中游的一所区重点高中,则必须保证全校前3名,三年后才有希望冲击同济、华师大及以上学校
也许你会大吃一惊:原来四大名校也不是人人都是清北复交,是的,这些“四校”的孩子已经很幸运了,但是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幸运。
“四校八大”录取的2.2%学生就那么宝塔尖的一丁点,如果你处在97.8%这一档,除了让孩子升入高中继续拼你是否还为孩子谋划了别的赛道?二模之后,已经有不少中考家长开始把国际高中也划入自己选择范围内。
如果你的孩子满足以下条件,你确实应该考虑一下走这条路线:
预计进入相对一般的市示范性高中,或区重点及以下学校,但心有不甘的孩子
至今未觉醒或觉醒太晚的的男生
反感刷题模式,与传统中式教育存在严重“排异反应”的孩子
希望让孩子本科出国,提早接轨国外教学模式
因户籍问题无法在上海中考
目前已在高一就读,经深思熟虑后决定转换跑道,“插班”就读国际高中
上海各类国际高中已经近100所,不仅限于“21所”,涵盖了IB、A-Level、AP、加拿大、澳洲等各类课程,如果在国际高中好好学,三年之后完全有机会上演“逆袭”大戏,要知道,大部分国际高中的升学率为100%,好一点的国际高中每年50%以上的学生进入美国排名前30或其他国家同等水平大学,全球排名超过清北复交的世界顶级名校其实与你并不遥远。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