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路,申请牛津大学,从2016年10月准备申请资料,到拿到面试的通知;参加面试,获得有条件通过;准备A-Level考试,最终成绩通过,到2017年8月拿到牛津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历时近一年。真的是一项绝对耗费心力、体力与智力的宏大工程!
好在女儿幸运,自己申请到了英国最好的公学,遇到了公学中太多可遇不可求的老师;好在女儿有一颗平常心,成功提前拿到了英国四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作保底;好在作为父母的我们,远在天边,没有给孩子任何压力;好在女儿备考充分,涉猎广泛,临场又有超自信超水平的发挥。一切完美的链接,成就了女儿的牛津之路!这一切都是从女儿申请公学开始……
英国的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的简称,也不是一般的私立学校,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分为公立学校(State School),私立学校(Private School)与公学(Public School)三种,公学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都超过300年历史)与校际传承,早年是为皇室成员和商业大亨子弟特别开设的独立中等学校,是以培养和造就未来担任国家政治领袖为办学的主要目标的学校。近现代有所改变,在招收贵族子女的同时也部分对中产阶级孩子开放。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学费、校友捐款和其他进款,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
公学不受“国家课程”的统摄和限制,其学术标准远远高于英国国家课程规定的最低基准,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公学的课程比普通中学(包括私立学校)的课程要深得多,涉及的内容范围也更加广泛。公学为学生开设的学术课程门类齐全,几乎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公学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与绅士风度,宗教教育也一直是公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和校际的运动学术活动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英国,公学非常特殊,不是随便可以冠名的,现今比较著名的公学一共有九所,均保留着非常完整的英伦教育传统与老式英伦做派,其中为中国家长所熟知的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现今还是沿袭传统,只招收男生。
第一次收到女儿的信,感觉肯定有重大事情。果然,孩子以极其庄重的口吻写到自己非常非常想去英国读高中,然后罗列了一系列去英国读高中的好处,恳请妈妈能够同意。
作为妈妈,当然全力支持!在妈妈心里,学什么不重要,成绩高低也不重要,最最重要,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你自己想要的!
女儿仿佛得到了恩准一样,开始非常积极地准备申请高中。从选择学校,提交申请,网上注册,报名,初考,全部女儿自己一手搞定。
半年后,女儿申请的四所学校里的三所发来了面试通知(拉格比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切特豪斯公学,另一所是布莱顿中学,学校属于私立,排名在全英20左右,但是不要求去英国面试),我才开始意识到,去英国读书这个事情没准儿是真的了。
1、拉格比公学的入学考试
学校坐落在英格兰中北部沃里克郡拉格比镇,在伦敦北边。小镇宁静淳朴,毗邻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故乡,受莎翁的影响,这个小镇充满着艺术气息,颇有英格兰乡村的感觉。
女儿到了小镇已经是黄昏日落,没有时间倒时差,第二天一早就参加了学校的考试。一共一百多学生来考试,大部分是英国本地学生,有一两个东欧来的,中国的就我女儿一个。考试持续了一整天,在拉格比小镇几个教室中奔波。孩子选了数学、物理和综合三科的考试,同时也额外弹奏了自己准备的两首钢琴曲,自我感觉还不错。面试的是一位年龄五十多岁有些严肃的男教师(后来才知道是拉格比公学大名鼎鼎的教导主任),问了一些孩子以前学过的功课、爱好、未来设想,还详细询问了家庭情况,类似聊天。
陪考家长们也被集合起来,由校务长带领着参观学校:教室、宿舍、运动中心、橄榄球场地、游泳馆一应俱全,所有建筑外观都非常古老,但是内部设施相当舒适。参观途中遇到了拉格比公学的女生,都穿着校服,上身西装,下身拖地长裙,很有中世纪的风格,在阳光下很热情地跟家长们打招呼。
小镇是平和的,学校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亲切的,由于没有任何压力,一天考下来,女儿感觉很不错,尤其钢琴弹得自我感觉良好。
2、威斯敏斯特公学的入学考试
这座公学和其他公学一样,在13+阶段只招收男生,16+阶段招收女生入学,同时只在16+阶段招收国际学生。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一看上去,和去拉格比公学考试的气场很不同,个个脸上傲气十足,似乎都写着“精英”两字。真的是汇聚了全英国,甚至全欧洲最出类拔萃的学生,亚洲面孔也有几个。
近500学生,聚集在一个大厅里,一整天的密集测试。英文(English),数学(Maths)和逻辑推理(Reasoning),逻辑推理又分为文字逻辑推理(Verbal Reasoning)及非文字逻辑推理(Non-Verbal Reasoning)。考的题目非常难,尤其是数学,很多都是女儿没有见过的试题。确实如之前听说的,在威斯敏斯特公学人文气息浓郁,貌似平和的外表下,是严苛的英式考试制度——被学生戏称为“威斯敏斯特大挑战”。
一整天考试结束,女儿累得有点虚脱,由于考试的阵势与试题的难度,让女儿感觉有点失落,确实是精英荟萃,严格冷峻。女儿说考场上就感觉气氛很紧张压抑,而且也没有申请音乐奖学金的机会。
按照计划,女儿预定了一场晚上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演出的歌剧《奥赛罗》。此行目的,既是来伦敦考试的,另一方面,又是借此机会来感受英伦文化的,不能错过。很快,孩子又调整好了心情,高高兴兴地去看歌剧了。
3、切特豪斯公学的入学考试
切特豪斯公学坐落在伦敦南部的萨里郡,距离伦敦大约35英里,一个半山腰上。女儿和她爸爸到达那里已经是深夜,月黑风高,上山的路很陡,有点阴森,有点寒冷,这样的学校位置让两个人都有点心灰,匆忙入住学校附近的酒店。但是没有想到,第二天清晨,拉开窗帘,给了两个人一个大大的惊喜!窗外一望无际的绿草坪,雨过天晴后纯净如洗的蓝色天空,通透的金色阳光映照着远方的教堂,一下子如诗如画,两人一致惊呼:太美了!感觉是到了地球上的另外一个世界!“那完全是一种极致的纯净美!”那种震撼,孩子爸爸现在提起来还激动不已。
接下来的考试是在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下进行的。
由于女儿在威斯敏斯特公学的考试时间与这里的重叠,因此,切特豪斯公学特殊对待,单独为女儿准备了一场考试。非亲非故,能够为一个外国孩子专门准备一场考试,我们是始料未及的。那一整天,完全是对于女儿一个人的测试,但却牵扯了好多老师的时间:优雅年长的女教师端上精致的茶具,可口的英式甜品,热热的红茶饮料;负责监考的老师依次拿上试卷,一科接一科,英语、数学、物理、钢琴都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边做题,边享用茶点,这也是孩子以前所有考试从来没有过的待遇,孩子有点受宠若惊,我们也深受感动。
当所有笔试完成之后,教务主任已经在等着孩子面试了。也巧了,这位教务主任也叫休(Hugh)(看来女儿和名叫休的老师特别有缘),与拉格比学校的主任同名。近60岁的年龄,一脸严肃,但是对于女儿,他面试完毕也是非常满意,直接问孩子是否在英国长大的,为何一口标准的RP口音(正宗英式口音)?当听说孩子从来没有在英国学习和生活过,只是喜欢和自学伦敦音时,教导主任严肃的面孔上浮现出一丝惊讶与赞赏。记得第二年,在上海国际精英教育论坛上,女儿和我又见到了他,他感慨地对我讲,是我家女儿让他开始认识到中国当今孩子的优秀、自信与国际化,也打破了切特豪斯公学以前不招收中国大陆学生的历史。
三场考试和面试都结束了,有惊喜,有意外。
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拉格比公学,切特豪斯公学,布莱顿中学,都先后寄来了厚厚的,装帧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
选择学校的权力也自然交到了女儿手里,女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切特豪斯,甚至放弃了给予全额艺术奖学金的拉格比公学,孩子给出的理由是“切特豪斯这所学校校园实在美得让人无法抗拒!”
PS: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外国孩子在英国读书的话,一定要有一位英籍的成年人做监护人。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