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学术活动(IMO)中,美国队时隔21年后再次夺得了冠军,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回忆宣布结果的那一刻,“我们队员的欢呼声整个11层楼都听到了!”从那时起,在2016年和2018年,IMO比赛美国队都成功夺冠。 而在罗马尼亚大师赛中,自2008年成立以来,美国队已经赢得五次总冠军,九次进入前三。
以前我们将美国人数学差视为一个段子,现在所有主要的公众号都开始分析“美国奥数,我们能从中取到什么经?”
不难发现,出于兴趣、不焦虑,似乎正在成为美国学生打通奥数关卡的关键词。
那为什么美国学生就能不焦虑地学奥数?
1、与在美国教授数学的华人老师聊天时,他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主要还是因为在美国奥数与升学没有密切联系!在美国,虽然奥赛金牌可能成为一些名校的垫脚石,但成为人生的通行证是不够的。首先,美国一流大学入学招生是多元化的,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比赛获胜者”。
其次,一流大学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比赛的结果。即使你拿到两三个国际比赛金牌,如果你想去一所著名的学校,你还需要在其他科目上取得好成绩。
一些家长说,有位获得两次国际奥赛金牌的学生被认为严重的文理偏科,并被几所“常春藤联盟”学校拒绝,最终只能进入州立大学。
因为奥数的学术活动结果与升学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学习奥数和参加奥数比赛的学生一般都是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才能的孩子。他们参与奥数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共同兴趣的人一起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几位奥赛金牌获得者的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参加了奥赛并且非常喜欢数学并享受了比赛带来的“朋友圈”。 美国数学奥运会夏令营是最高级别训练的美国奥赛。从2016年开始,除了60名美国学生外,美国数学协会每年邀请大约8到1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中也包括中国。
这样美国学生就有机会向世界各地的精英学习并结交朋友,他们现在可能是竞争对手,但在十年后就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另外,美国有很多资源网站和社区来来学习奥数,例如,美国奥数圈非常着名的“Resolve Art Website”(简称Aops),同时也向世界各地的数学粉丝开放。
当学生们提到奥赛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时,他们都会提到,他们在比赛和训练期间遇到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精英,结交了很多终生朋友,培养了数学直觉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来看,这种能力比竞争的结果更重要。
父母对孩子参与奥赛的态度也是基于孩子的学习需求,而升学则处于次要地位。连续二年国际奥数金牌得主林浩然的父母林超说:“我们陪孩子走这条路,但不会给他压力,无论什么结果我们都接受。”但如果你认为,美国获得的奥赛成绩是“快乐教育”产品,毫无疑问会陷入另一个教育陷阱。
2、“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学数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更不用说学好数学了。”在美国,学生即使参加奥赛,也不能放松学校的各门功课。他们如果偏科严重就难以进入心仪的大学。所以参赛选手除了极少数外,不会脱离学校的正常课程,他们平时能分配给奥数的时间也有限,因此一个美国准高中生的日程表是非常紧凑的。
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一个提问“一个准备IMO的学生的典型一天是怎样的?”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这样讲的:
“06.15:醒来。我的大脑开始处理前一天晚上仍在思索的数学题。
08.00-16.00:上学。我在上课期间,通常不会去想奥数题,因为奥数题需要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和持续的保持专注,这在学校是不可能的。
我也参加其他奥赛,如化学和科学。这些并不像数学那么难,但它们也需要一些准备,因为它们是基于知识的(不像数学学术活动更像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我花了一些时间在学校为这些做准备,这很好,可以让我从数学学术活动中得到短暂的休息。
16.00-20.00:解决问题的时间!我经常会找到奥赛过去的题目,并通过它们来解决,一次一个问题。我这样做的方式每次都不同:有时我只做几何问题,有时我只做超难问题,或者只做更容易的问题;这取决于我的心情,精力,灵感等。
20.00-22.00:锻炼。
22.00-24.00:再次解决问题,但没有像16.00-20.00那样激烈,因为我这个时候更累。也许查找一些经验。我通常在午夜睡觉。”
可以看出,对美国中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同时兼顾学校的其他课程不会被落下,而且数学学术活动通常不会是他们唯一准备的学术活动。
由于美国公立学校重视普及教育,前总统布什曾经提出美国教育系统的目标之一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因此学校的教学内容不难,奥数更不在学校教育范畴之内。
许多美国家长都说,美国普通学校对学生成绩没有那么重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相对较浅。实际上也让很多优秀孩子在学校处于“喂不饱”的状态。
所以,但凡对孩子教育有要求的高知家庭,都会自找门路,让孩子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和动力。
亚裔家长尤其如此,亚裔在美国似乎已经成为教育成就的代名词,诸如虎妈一类的刻板印象虽然不是很多人认同,但确实是卓有成效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指出,LendEDU的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比起黑人,白人,西班牙裔家庭,亚洲家庭给孩子们支付上大学的经济支持最多。
同时,在2019年,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发现,亚洲人通常有更高的GPA,比其他种族的学生,亚洲学生的平均分数至少在ACT考试中高出两点或SAT考试中高出100分。
而校外的各种活动和学术活动,就是教育分层的开始。不少家长会给孩子精心挑选课外辅导班,类似国内家长给孩子报班一样,报名前通常还需要考察老师资质、学习内容等等。即使没报班的孩子,如果准备参加数学学术活动,家长也会找相关书籍、材料让孩子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因此数学学术活动只是学生们参加的课外学术活动之一而已,一名被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MBA专业录取的学生就说过:“除了数学学术活动,我还准备了科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当时我做了一个弹射器,常常出没于州内的科学博览会,以便我可以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并不是所有学生最终都能入选国家奥数队,对大多数参加数学学术活动的孩子而言,能够在每一轮、或者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中取得好成绩,都足以成为他们未来学校申请书上的加分项。
总之,美国奥数教育也可以说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缩影,从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秉持着一个严肃紧张活泼、不功利不冒进的心态。相对于中国社会的奥数焦虑,美国的奥数教育是一个参照。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