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对教育追求也越来越高,国际学校成为其中追逐的重点,各地区国际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究竟国际学校是指什么呢?
近日,北京市政协就“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壮大消费新增长点、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枢纽城市”议题开展了第三场专题调研活动。据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张永凯介绍,北京市目前的国际学校共分为五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9所)、使馆人员子女学校(4所)、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1所)、具有接受外国学生资质的中小学(289所)和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25所)。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是指以开展国际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民办中小学。
张永凯强调,根据北京市教委制定的2019年至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将以“三城一区”和一些重点的产业功能区(丽泽商务区、新机场等)为目标区域再布局一批国际学校。(根据北京商报报道)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包括北京京西学校、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北京英国学校、北京韩国国际学校、北京法国国际学校、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北京哈罗英国学校、北京澳大利亚国际学校、北京加拿大国际学校等19所。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办法(试行)》,2018年2月1日起施行,规范名称应为“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关于国际学校定义,2018年5月24日,海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海南省教育行业百日大招商具体项目,并下发了开展教育招商项目意向征集表,明确说明了国际学校招商条件等,明确国际学校指的是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以出国留学为目的的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指的是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可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并办学。
近几年,各地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国际学校发展。
北京:2019北京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明确指出,研究出台《北京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北京学校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指导各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稳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支持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试点推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中等及以下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据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张永凯介绍,根据北京市教委制定的2019年至2021年三年行动计划,将以“三城一区”和一些重点的产业功能区(丽泽商务区、新机场等)为目标区域再布局一批国际学校。
杭州:《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在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城东智能制造大走廊等区域,科学布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显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019年8所、2020年9所、2021年10所。另外,还发布《2019年杭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蓝皮书》和《2019年杭州市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报告》。
武汉:目前武汉市共有12所省级示范高中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另有武汉英中(培训)学校1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所,包括武汉长江国际学校、武汉枫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武汉法国国际学校。《武汉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显示,支持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联合发展,指导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科研协作体,共同提升办学质量;规范现有公办高中阶段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强评估和管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引进国际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区位布局、学历层次和国别分布。鼓励世界知名教育机构来汉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力争在外籍人员子女聚集区开设新校。
南京: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到2020年,全市接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化学校达7所,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国际课程达25个。鼓励普通高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支持南京市普通高中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加大对国际知名、条件成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引进力度,广泛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成都:《成都市教育国际化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年)》明确规定,开设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2020年,一圈层着力提高项目质量,二、三圈层新增8个项目,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开展年度办学绩效评估。支持学校办好国际部,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提高国际教育服务能力。建设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服务窗口学校,支持办好外籍人士子女学校,为外籍人士子女就学提供优质服务。到2020年,打造2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成5所外籍人士子女学校。
昆明:《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明确,全市国际学校建设目标计划2020年达到5所,2025年达到7所,2030年达到9所,2035年达到12所。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