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高最佳时间选择
以我的经验来说,读美高的最佳时间是国内的初二学年结束后,学生就可以出发去美国,就读完整的4年高中。美高从9年级开始至12年级,课程难度是从由简至难。一般是9年级学习基本课程,10年增加了荣誉课程,11和12年级增加了课程。11年级和12年级的优秀学生会选择3-4门课程。这其中荣誉课程和课程难度大,和普通课程相比,成绩同样是A,课程难度大的A要比普通课程A对申请更有帮助,因为美高的加权GPA会考虑课程的难度,同时美国大学也愿意录取那些挑战自己、选择难度大课程的学生。但如果中国学生去插班就读10年级或者11年级,会造成学生因为没有就读课程需要读的先修课程,无法选择课程,造成学生的GPA和其他同学相对比较低,使得该学生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会比较大的劣势。
2
尽量不要重读
重读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申请顶尖大学,就要尽量避免重读。很多国内学生到高二才决定去美国,读10年级,实际上已经比同龄人重读了两年。而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会考虑到公平的问题,同样是GPA4.0,但是别人是花了3年,你花了5年,招生官考量显然就不同了,这些细节的差异不能忽视。
3
考虑高中过往录取结果
选学校的时候,需要充分参考这个学校往年的录取结果。而且参考的时候,不仅仅看学生的录取,还要看中国大陆孩子在这个学校的录取记录,同时考虑这个学校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学生数量,借此了解这个学校升学指导的水平。美国名校录取时会充分考虑族裔人群,拉美裔、非裔学生往往会具备优势,亚裔尤其是中国大陆学生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如果有一所美高的每届学生有不少于10个大陆生,而这所高中成绩最好的来自中国的孩子,其最理想的录取结果也只不过是纽约大学。那么即使你现在非常优秀,但是没有杰出的技能或者成就,也不太可能进入藤校,更遑论哈佛。
4
高中和大学的关系
选校的时候,可以考虑某个高中和哪些大学关系密切。这可能和地区有关,如果高中在弗吉尼亚大学附近就与这个学校在地区上密切相关;也可能和宗教有关,例如如果和乔治城或者波士顿学院属于同一教派,那么高中就和乔治大学或者波士顿学院密切相关。如果高中和大学关系密切,这些大学的招生官一般每年都会固定这些高中进行访问和举办说明会。积极参与,有可能有利于你了解大学和申请。
5
学校课程设置
选校时,学校的课程是一定要提前了解的,这一项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数量和提供的课程类型来判断。一般美国的优秀高中基本提供的课程在10门以上,不仅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还有不少文科领域的,例如历史、语言类课程。任何一所学校的课程提供的数量和种类,都可以通过美国大学理事会网站查询到。
6
比赛学术活动机会
美高两级分化严重,有的高中专门有师资力量负责学术活动训练,有的高中压根没有参加学术活动的动力。美国的比赛和学术活动基本都需要组队参加,甚至要求必须以学校的名义报名。如果上的美高并不重视学术活动,学生基本就没机会了,尤其是有天赋的孩子就被耽误了。美国的学术活动数不胜数,除了著名的AMC数学学术活动,还有科技类、写作类等,我在自己的留学备份文件里就收录了超过400项学术活动。如果取得学术活动奖项证书,学生就可以充分证明自己的学术兴趣和成就,这是未来申请留学时的重要资料。
7
课外活动和社团的机会
课外活动在美国留学申请中有多重要,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而在规划课外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素质特点。如果学生对机器人很感兴趣,一直参加FRC比赛,而且获得很好的奖项,想持续发展自己这方面的兴趣,需要提前了解高中是否能提供这种帮助和资源。美高学校彼此间的差异一般比较大,要考虑学生的特长,以及这个美高是否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不仅让其充分发挥特长,而且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
8
相对性带给你的机会
美国名校在招生季,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学生发源地区的平衡。例如,哈佛在蒙大拿州往年的录取名额非常少。如果一个学生刚好在蒙大拿州学习,成绩很优秀,其所在高中也愿意培养这个学生,提供了比较多的机会让这个学生有突出的地方,那这名学生最后被哈佛的录取机会,就远大于纽约、加州等热门地区的竞争者。
想通过美高去名校,路是可行的,但需要早规划,早到应该从还没有进入美高的时候就开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美高还是在国内上完高中再留学,大家见仁见智吧!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