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说过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幸福、快乐。
因此本学期国际部举办了“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系列培训课程。
3月13日下午18:00在国际会议中心,我们开启了以《最昂贵的传家宝》为题的第一节礼仪课程。
特邀嘉宾
朱颖琼“我是好讲师”全国百强讲师儿童礼仪高级讲师
青少年成长指导师
中华传统文化教师
美国ACI注册国际高级礼仪培训师
JCPI国际礼仪培训咨询师
国资委中国人才委员会高级礼仪培训师
朱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礼仪文化的精髓是培养一个内心懂得尊重,有同理心、感恩心以及恭敬心的孩子。这节礼仪课,先从家谈起。
朱老师向参加培训课的同学们抛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很多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谈到家,会想到什么呢?
回家的路上会期待吗?
有没有一种温暖、眷恋的感觉?
家,是我们每个人第一所学校,我们身上所赋有的气质就是在家庭长期的浸润中形成的,“学做人、做好人”一直都是中华礼仪的精髓,而在学做人的第一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家。
我们从家里可以学到什么?
那就是“孝”,作为中华礼仪特有的文化,我们从小要从“孝”中学会“敬”,从细节中体现“孝”。
比如:
1、说话时,有称呼再开口
2、长辈和自己说话时,目光要看着对方
3、自己能做的事情不麻烦别人
4、早上起床能和颜悦色的问候彼此
5、自己的东西房子啊固定的位置,保持有序
6、用餐做到长者先幼者后,一家人一起用餐
7、珍重家人的劳动成果
8、与家人交流使用请托语、致谢语、道歉语
除了“孝”,我们还可以从家里学到什么呢?那就是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和家规。爸爸妈妈经常叮嘱的话似乎言犹在耳,可是真要说的时候却说不清楚,原来,我们一直没有戴上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都没有仔细看爸爸妈妈身体力行的优良家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父母的坚持中学会了坚持,从父母的努力中学会了努力,这些都是一个家最昂贵的传家宝。
在课程结束前,朱老师还教同学们做愿望花,就把这些昂贵的传家宝都写在愿望花上,希望有了愿望花的家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