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等您把孩子送到大学宿舍的时候,您将会有两大切身体会:①留学申请可以让家长和孩子都感觉被剥了一层皮,整个申请工作非常辛苦。
②这个努力很值得。 有位家长说,申请季=成长季。 孩子真的通过申请过程成长了。
02
学生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一旦当学生掌握了主动, 一切就会云开雾散。 如果家长发现还是你在每天催着孩子:“赶快看书了,要考SAT了。” 那么,你的孩子还没有进入备战状态。这种情况下,爸妈首先要做的是配合辅导老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03
提醒一下,千万小心不要成为媒体、分数和八卦的牺牲品。任何传说,都应该给予一定的思考和分析。 目前我听到的最多的传说就是“某某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小孩班里的同学在目前中美的局势下,因为申请STEM被拒签了”。 拒签可以是太多原因的, 99.9%的同学还是可以顺利拿到签证的。
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不是没有瑕疵的,但一定是最真实的。
美国大学录取标准
Admission criteria for American Universities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就是在寻找答案,而且必须是一个标准答案。 于是,家长最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录取标准是什么。 没有标准就好比没有方向啊!中国的高考,明明白白的考分放在那里, 一分半分都差不得。 而美国大学的考分是个区间, 满分的不一定被录取,不满分的倒是录了。那么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是什么?美国大学录取到底有标准还是没标准?答案是有标准,但是这些标准比较主观,所以似乎让人感觉没有标准。
录取标准原则
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是和美国文化息息相关的。 当你了解一些美国文化之后,再来审视录取标准,你会觉得它有很多合情合理的地方。
首先,每一个人都有TA存在的价值, 只不过价值有大有小。 大学也不例外。招生官看每一份申请,都是以“What value can you bring to campus?(这个学生能为学校带来什么)”的眼光。 因为想要知道你有“几斤几两”,所以就要让你填活动清单,让老师写推荐。 从这些内容里面招生官可以了解到你到目前为止产生了多少价值。 如果老师的推荐信里能够写道:“xxx will be a great asset to your campus.(某某学生将带给学校很大的价值)” 那么这会是一份非常有分量的推荐信。 什么能够体现你的价值? 是一张奖状吗? 您如果在问 “孩子钢琴考过了十级有用吗?”其实您更需要问问,”what have I done for others with the piano skill? “最最重要的是你的价值是什么?你能创造多少价值?
其次,寻找机会的人才会有新的发现。这里的机会,不是指投机取巧,而是, 当机会一旦来临,你是不是能够把握机会,勇于承担一定的风险。而每个人出生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机会也不同。 富人的机会多一些,但是不等于穷人没有机会。 大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深造的机会,它当然希望给到那些会珍惜和利用这个机会的同学。大学更想吸收的是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和机会,努力成为最好的“潜力股”的学生。所以,你穷也好,富也好,只要你时时把握学习机会,提升自我机会,你就是学校在找的潜力股。 成绩单并不一定是GPA越高越好,其实招生官在看,你有过什么样的机会,把握了什么样的机会。 比如在什么学校,上过什么课。又有家长问需要考几门AP,如果你懂得机会这一原则,这个问题自然有了解答。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免去了SAT/ACT标准考试制度,普通的高中里每年也会有学生考上名校。
然后:学文的当领导,学理的做事情。不错,美国是一个相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 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相信团队精神的国家。 团队合作靠什么?靠沟通,靠引领。 沟通和引领的关键是语言。语言不是停留在感情的表达,而是号召和说服别人的武器。 SAT里面语言占了很大的比重,ACT里面的科学其实更确切地说是科学数据的阅读理解。文书的撰写更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十年。 一开始是靠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公司里面站稳了脚,但是后来发现越往上走,越是要用到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 真的体会了“词到用时方恨少”。 中国家庭刚刚开始了解美国的文理学院。 这些学校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挑战,因为这些学校对“写,说”的要求非常高,但是这些学生一旦出来之后是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走得很远的。 我们只要看看希拉里,看看宋美龄就可以想象这些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有了这些基本文化之后,再来看美大录取标准,您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录取标准:整体审核元素
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美国大学的招生和很多其他国家不同。 大学很可能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所以大学必须为社会把好人才关。 一个分数绝对是片面的,所以美国大学采用的是整体审核 (Holistic Review),一般包括以下八大元素:
高中成绩单(GPA) |
标准考试(SAT/ACT/TOEFL) |
申请文书(Essay) |
活动清单(Activity List) |
简历/作品(Resume/Portfolio) |
推荐信(Recommendations) |
对学校的兴趣度(Demonstrated Interest) |
面试(Interview) |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