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Bee脑科学活动
适合学生
● BrainBee(Junior):5-8年级学生
● BrainBee:9-12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地区活动:2026年3月21日上午10:00-11:30
全国活动:2026年4月18-19日(周六、日)
国际活动:2026年8月
活动形式
地区活动
● 地区活动在各活动点统一进行。
● 地区活动均为闭卷笔试形式,由选择题、填空题两种题型构成。试题为中文,专业术语在试题中均用中英文标出。
● BrainBee Junior组(5-8年级参加):
共60题
● Brain Bee组(9-12年级学生参加):共80题
全国活动
【 Brain Bee(Junior)】
活动分为笔试和科学海报制作两个环节
● 笔试环节 - 为个人参加,分为填空、选择两种题型,每题1分,共40题,计40分。
本环节为闭卷答题形式,试题均为中文,专业术语在试题中均用中英文标出。填空题用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均可,专业术语可用英文缩写。
● 科学海报 - 为团体参加,本环节为40分。全国活动入围名单公布后,学生可与本校或校外晋级全国活动的学生自行组队(每个团队4-5人)。
参与队伍在现场根据指定的海报主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海报制作并进行演讲,制作时可参阅资料。团队海报制作得分计入每个成员最终得分(如该队伍得分35分,队伍中每位成员此环节均计35分)。海报用中文或英文制作、演示均可。
【 Brain Bee (9-12年级参加)】
活动为个人参加
分为笔试、图片标本识别、病例(视频)诊断三个环节,均为闭卷答题形式。
● 笔试环节 - 分为填空、选择两种题型,每题1分,共50题,计50分。
● 图片/标本识别 - 辨认出标本或CT、MRI等影像中相关大脑结构名称;每题2分,共13题,计26分。
●病例诊断 - 根据病例信息,对患者疾病作出分析判断;每大题3分,共8题,计24分。
以上三个环节均为闭卷答题形式,试题均为中文,专业术语在试题中均用中英文标出。非选择题用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均可,专业术语可用英文缩写。
国际活动
每个国家或地区均可派送一名学生参加国际活动。
全国活动Brain Bee组(9-12年级)一等奖分数最高者获得2026年Brain Bee国际活动中国代表资格,参加国际活动学生还将获邀参加主办方的学术年会。
活动奖项设置
地区活动
根据各活动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内参与学生得分排名,评出2026年BrainBee脑科学活动XX省(市、自治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2026年BrainBee脑科学活动(Junior组)XX省(市、自治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总获奖面维持在40%左右。
全国活动
晋级全国活动总人数共维持在500人左右(包括Brain Bee和BrainBee Junior组)。
其中350名为地区名额,根据各活动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际参与人数按比例分配给各活动区,按照该区内所有参与学生的成绩排名确定晋级全国活动名单;另150名为综合名额,在除去350名由地区名额晋级全国活动的学生之后,根据地区活动阶段全国所有活动区学生的成绩排名确定晋级全国活动的学生名单。
BrainBee脑科学活动备考建议
一、 紧扣官方大纲,构建系统知识框架
BrainBee考查的核心是学生对脑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因此一切备考活动都应围绕官方发布的大纲进行。第一步是获取并仔细研读大纲,了解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如大脑基础、感知、记忆、疾病等)。推荐使用官方推荐的教材《神经科学:探索脑》(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这本书是知识体系的基石。备考初期,不应追求快速刷题,而应精读教材,构建起从神经元、突触传递到高级认知功能的完整知识网络。制作思维导图是梳理章节逻辑、建立知识点间联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将零散知识整合成有机整体,为解答综合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 分层掌握术语,注重理解与图像记忆
脑科学涉及大量专有名词,熟练记忆是基础。建议将术语分为三类:核心结构(如海马体、杏仁核、布洛卡区)、核心功能与概念(如动作电位、神经可塑性、长时程增强效应)和常见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记忆时切忌死记硬背,务必结合示意图理解其功能与机制。例如,通过绘制神经元结构来记忆动作电位的离子通道开闭过程,通过大脑分区图来记忆不同脑区的功能。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能极大提升记忆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对于解剖学部分至关重要。
三、 真题导向训练,强化薄弱环节与应试技巧
在搭建好知识框架后,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务必寻找历年真题进行模拟测试。通过做题可以:1. 熟悉题型与难度:了解选择题、填空、术语匹配、病例诊断等题型的出题风格。2. 识别知识盲区:做题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正是需要重点复习的方向。3. 提升答题速度与策略:限定时间完成整套试题,模拟真实考场压力,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对于做错的题目,必须回归教材,彻底搞懂背后的原理,做到举一反三。
四、 拓展学习资源,联系生活与关注前沿
除了核心教材,善用优质拓展资源能提升兴趣、加深理解。可以观看科普纪录片(如BBC的《脑力大挑战》),将抽象概念与生动现象联系起来。关注一些神经科学领域的知名公众号或网站,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这不仅能开阔视野,也可能成为与评委交流时的加分项。此外,尝试将学到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用“奖赏回路”解释成瘾行为,用“睡眠周期”分析自己的作息,这能使知识“活”起来,促进深度理解,更好地应对考查应用的题目。
翰林BrainBee培训班
翰林BrainBee培训班
添加微信小助手在线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