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国际教育,国内国际竞赛领域的开拓者与引领者。我们不仅是系统辅导与深度教研的先行者,更为整个行业提供权威的赛事资讯与海量真题讲义。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商科、数模等核心领域,我们的战绩长期稳居头部领先地位,屡屡斩获国家队级别最高荣誉。作为同时拥有学科培训、AP国际学校及美高资质的权威教育组织,我们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卓越培养体系,助力英才迈向世界顶尖学府。
SIC竞赛交易组与策略组区别
1. 核心目标:实战盈亏 vs. 逻辑论证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交易组 的核心目标是追求 投资组合的绝对收益率 ,一切以账户的最终盈亏数字说话,非常直接和结果导向。它模拟的是基金经理或交易员的日常,考验其市场实战能力。而 策略组 的核心在于撰写一份 严谨、深入的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其目标是证明投资逻辑的合理性、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更像一份专业的投资建议书,模拟的是卖方分析师或投资顾问的工作。
2. 考核形式:实时交易 vs. 研究报告
交易组 的考核基于参赛者在官方交易平台(如Wall Street Survivor或奥多)上的 实时交易操作和最终业绩 。评委通过收益率、夏普比率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估。 策略组 则完全不进行实盘交易,其成果是一份 完整的PDF版投资策略报告 。评委通过报告的质量、深度、逻辑性和专业性来打分,业绩(回溯测试结果)仅是报告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3. 能力要求:市场直觉与执行力 vs. 深度研究与写作
交易组 更看重参赛者的 市场敏感度、决断力、风险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 。需要及时捕捉机会,果断执行,并能承受市场波动的压力。 策略组 则更强调 扎实的财务分析能力、深入的行业公司研究能力、严谨的估值模型搭建能力和强大的书面表达能力 。它要求将一个复杂的投资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地呈现出来。
4. 时间维度:短期动态调整 vs. 长期静态分析
交易组 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整个竞赛周期内,团队需要 持续关注市场,频繁做出调仓决策 以应对变化,策略可能是短期的、灵活的。 策略组 则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团队在初期确定研究标的和投资逻辑后,主要工作集中于 一次性、深度的研究和报告的撰写 ,其策略通常是基于长期视角,一旦报告提交,策略本身便固定不变。
5. 团队角色:交易员 vs. 分析师
虽然两组都需要团队合作,但内部角色分工侧重不同。 交易组 成员更像 交易员和风险控制官 ,需要有人负责下单执行,有人监控风险敞口。 策略组 成员则更像 行业研究员、财务分析师和策略师 ,需要有人负责数据挖掘、财务建模、有人负责行业分析、有人负责报告撰写和美化。
6. 评价标准:量化数据 vs. 主观判断
交易组 的评价标准非常 量化与客观 ,收益率、最大回撤、夏普比率等数据排名直接决定大部分成绩。 策略组 的评价标准则包含大量 主观判断 ,虽然也有模型和数据支撑,但报告的逻辑流畅性、分析深度、创新性和专业 presentation 最终由评委主观评定。
SIC竞赛考试内容
1. 金融知识评估(线上测试)
竞赛通常以一场 线上选择题测试 (Qualifying Test)作为起始点。该测试全面考察基础金融经济学知识,涵盖 宏观经济指标(如GDP、CPI)、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股票债券基本概念、投资组合理论(风险与收益)、以及货币政策 等核心内容。此环节旨在筛选出具备必要理论基础的团队进入实战阶段。
2. 模拟交易实战(交易组核心)
通过初选后, 交易组(Trading Group) 的参赛者将在官方提供的模拟交易平台(如Wall Street Survivor)上进行操作。竞赛内容即是在规定时间内,运用初始虚拟资金(如100万美元)在 美股市场 中进行交易,构建并管理投资组合。最终成绩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组合的 绝对收益率、夏普比率(风险调整后收益)和最大回撤(风险控制) 等量化指标。
3. 投资策略研究(策略组核心)
策略组(Strategy Group) 无需进行实时交易,其核心竞赛内容是撰写并提交一份详尽的 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该报告需深入分析一个行业或一家上市公司,运用 基本面分析、估值模型(如DCF模型)、行业竞争格局研判 等方法,形成明确的投资建议(买入/卖出/持有),并充分论证其逻辑的合理性与风险因素。
4. 金融工具应用
竞赛鼓励但不强制使用 金融衍生品 (如期权、ETF)等工具。深入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工具进行 对冲风险或增强收益 ,是参赛者展现更高阶金融能力的机会,尤其在交易组中能成为提升成绩的亮点。
SIC竞赛经济规则
1. 虚拟交易与初始资本
竞赛在官方指定的线上交易平台(如Wall Street Survivor、奥多等)进行,所有交易均为 虚拟交易 ,不涉及真实资金。组委会为每位参赛者提供统一的 虚拟初始资本 (例如,$100,000虚拟美金)。此举旨在消除参赛者的资金压力,专注于策略本身,同时保证所有团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2. 可交易范围与限制
参赛者的投资范围通常被限定在 美国主板市场的股票、ETF等公开交易证券 。规则会明确禁止或限制交易某些高风险品种,如期权、期货、加密货币或OTC市场的股票,以控制整体风险水平,确保竞赛更适合中学生参与,并侧重于基础投资理念的学习。
3. 交易规则与风控机制
● 规则会模拟真实市场的核心机制: T+0交易 :大部分平台允许当日买入并卖出同一支股票,这增加了策略的灵活性。
● 交易成本 :通常会设置 交易佣金 (如每笔交易扣除固定费用),以此提醒参赛者关注交易频率对收益的侵蚀。
● 风控条款 :可能设置 持仓限制 (如单支股票不得超过总资产的某个比例),以防止过度投机和“赌徒”行为,培养风险分散意识。
4. 业绩评价标准
最终成绩并非仅看最终收益率排名。评委会采用 综合量化指标 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通常是:
●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衡量每承受一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回报,是评估 风险调整后收益 的关键指标。高收益但伴随极高波动性的组合可能不如收益适中但稳定的组合得分高。
5. 合规性与诚信要求
规则严格禁止任何 违规操作 ,例如:
● 使用真实货币 充值或任何形式的作弊。
● 利用平台漏洞 (如延迟报价)进行套利。
● 团队间合谋 操纵股价(在模拟环境中极难实现但明令禁止)。
翰林SIC资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