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翰林国际教育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初级)》已经全面开售,对于缺少针对性练习的国际学校学生和对国际竞赛不太了解的体制内学生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也有家长在买了书后也会有疑问:
💡这书和体制内的高思、学而思大白本之类的经典辅导书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买了书自己刷,就不用报课了呢?
💡刚入门的新手,刷这套书合不合适?
针对这些问题,小林就来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这套书怎么用才能用出最大效果。
市面各AMC8教材对比
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初级)
纸质版教材
新教材
和传统的教辅有什么不同?
市面上各类奥数教辅很多,比如体制内有包含《奥数教程》、《高思竞赛课本》在内的“奥数七色花”;国际学校推崇的AOPS体系教材等等。那么这本《国际数学竞赛辅导》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精选主题,结构紧凑
很多竞赛书都会采用“小专题”模式,一本书按照题型分为30~40个主题,每个主题类型固定,解法单一。这种方式其实无形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多角度理解问题的习惯,甚至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套题型”的习惯。《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则精选了14个大主题,这些主题不仅是竞赛的重点,更是未来数学学习的重点板块,部分内容也是学习更高阶校内数学的基础。因此《国际数学竞赛辅导》虽然是一本竞赛辅导教材,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学生能用更加高的视野看待数学、解决问题。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传统奥数教材定位是校外拓展,默认使用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解题经验,因此题目难度往往直接上升到比较难的水平,对于刚接触竞赛的初学者并不友好。而《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则会从基础知识开始讲解,循序渐进,并且有详细的定义和注解,哪怕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逐渐了解这个主题的核心思想和问题,从而慢慢达到能灵活应用的水平。
例题解答详细精准
很多奥数辅导教材以习题为主,例题往往只有简单的4、5道题,并且习题答案都非常简略,只对部分有难度的题目才有明确解释。而《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则更秉承国际数学教育的理念,例题既重视数量也重视质量,习题在精不在多。这样能让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吃透每道例题后,自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机械训练。
中英双语互通
尽管现在如AMC 8这样的比赛已经全面汉化,但我们深知国际竞赛的作用不仅是打比赛获奖,考虑到不少国际学校的学生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同时也有学生未来有出国参加更高级别竞赛、夏校的目标。《国际数学竞赛辅导》采用中英双语的呈现方式,不仅是为了让体制内外学生学起来没有语言障碍,更能体现同一个问题在不同语言情境下表述的不同,从而采用双向思维更好地理解问题,为之后更高阶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际数学竞赛辅导》是一本教材,而不是一本练习册,这本书需要学生能在阅读和练习过程中能自主进行总结和反思,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训练达到肌肉记忆。
国际数学竞赛辅导(初级)
纸质版教材
新教材
和传统的教辅有什么不同?
带孩子刷书的家长经常会有一个烦恼:为什么孩子刷完没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体验不够完整,记忆没有“锚点”就很容易遗忘。哪怕孩子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在线,也容易出现细节上的遗漏,导致经常出现“这题我肯定做过,但具体怎么做想不起来了。”
而打造立体的学习体验,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一个好的课堂应该给孩子带来哪些“立体”的学习体验呢?
氛围感
4~6人的小班教学是最容易带来学习氛围感的,和独立刷题或者平时20~30人的大课不同,小班制更像一个“学习小组”,给孩子带来安心、轻松的环境,更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发散。甚至在一个师生氛围良好的班级里,有的孩子已经把“到点儿来上课”当成了一种习惯。因此当很多同学回忆知识点的时候,往往不只是一道题,还能回忆起这道题是哪一节课上的,当时做这道题还有哪些小插曲。
互动感
除了少数天赋异禀、兴趣旺盛的孩子,大部分孩子自己刷题都很功利,很少有孩子一边刷还能自己“自问自答”式地拓宽思路。而在班课里,讨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自己做对了不算,听听同学们怎么说,甚至有时候同学的错误反而给了自己新的理解。所以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接近很重要,这样才能从正反多个角度去诠释问题,把知识学透。
节奏感
在课上,优秀的老师善于用重复、加重、减慢语速等方式将重要知识点拎出来。一节60分钟的课,不可能每句话都能记住,记住最核心最关键的思想、方法、技巧就足够了。语音+画面双管齐下也更能够让记忆点更突出。课上有的例题主讲、有的例题主练,配合起来在课上已经能巩固个七八成了。
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
如果您希望孩子的数学学习完整扎实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我们的班课信息
预约一节试听课感受一下数学学习该有的样子
👇🏻👇🏻👇🏻
翰林AMC8
全方位课程服务概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