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中,实验环节是评委检验项目真实性和学生参与度的重要依据。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取得成功,以下是一些需要避雷的情形和成功的方法。
❌ 避免以下三种情形:
不符合中学生能力的实验
实验内容应符合中学生的能力范围,避免涉及不适合的复杂实验或违反伦理规范(如人体实验)。
缺乏个人贡献的团队项目
如果五名学生共同参与一个项目,而每个人的贡献不明显,评委可能会质疑项目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下,学生应确保自己有独立的研究部分。
不科学或不合适的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应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课题结果失败。评委会关注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 做好实验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点:
课题开题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谨性
在ISEF、Genius Olympiad、STS等高含金量的国际科创赛事中,学生的能力需要跨学科的统筹思考方式和实践中可量化的操作能力。因此,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是基础。
将实验想法落地
有效展示实验成果
很多学生在展示实验时感到困惑,认为自己的实验做得很好却未能获奖。国际大赛不仅仅是实验结果的展示,原型机、展板的设计、演示(presentation)和路演都是评委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专业化的展示反而可能导致评委对项目的误解,因此应注重表达的清晰性和逻辑性。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家长在学生的课题项目中应保持适度的参与。过度干预无论是否具备学科背景,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雷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ISEF的实验环节,展示出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讨论,欢迎随时联系我!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