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小学还能玩一玩,学习稍微用点心,成绩就不会太差。但到了初中,如果还沿用了小学学习时的状态,同学们的成绩就有可能会直线下滑,如果不及时调整过来的话,初二、初三的学习难度逐渐递加,更加容易出事情。
会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小学倡导的是养成式的教育,所以学校做的更多的是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老师非常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面面俱到,而到了初中,这样的学习模式完全翻盘了。需要孩子自主学习,自己去有计划地分配时间做好作业、完成好预习复习。
而且初中3年的时间过得很快,课程难度也明显增加:
初一(打实基础,同学之间没什么差别)、
初二(爬上坡路,差距逐渐拉开),
初三(最后冲刺,成绩好的好,坏的坏,彻底定调),
转眼就要面临中考了,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战役也要拉开,如果孩子成绩还一直不稳定,学习状态也没有调整好的话,再加上青春期的影响,中考这一升学难关将会变得非常危险。
那作为家长如何可以帮助孩子跨过这一关卡呢?
帮助孩子判断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值的原因,是因为学习难度增加了,还是压力太大了等;
观察孩子当前的学习状态,花了多大的精力在学习上,有没有偏科的状态等;
引导孩子制定学习规划,监督每阶段的任务,考虑高中要不要转轨国际学校等。
如何判断孩子高中是否要转轨国际学校?
可以通过这5个问题来做筛选:
孩子自己想不想出国留学?
家庭的教育理念是不是不完全以分数为导向,提倡自主学习,开放式的思维模式?
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过关,并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特长?
孩子的学科基础能力是否扎实?
是为了什么才要选择国际教育?
什么时候转轨最为合适?
传统义务教育的优势是可以帮助孩子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建立好孩子的学习习惯,这对后期国际课程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如果确定好要去国际学校的话,初升高是转轨的一个恰当时机。
那么反推整个时间流程的话,初二到初三这个时间,就可以进行择校备考的工作了。国际高中的入学考试,一般都包括数学和英语这2大板块,不同的学校具体考试的科目还会有增加。对于我们传统教育出身的孩子来说,英语能力是要有规划地去做提升的,不然到了临考前夕再做准备,一切就会变得措手不及。
如何选校?
选校之前,先选课程!
目前市面上,3大主流的国际课程分别是A-Level、IB和AP。
具体的对比,可以看之前的文章:IB、A-Level、AP分清这三大课程体系,我们再来谈择校
总之,三种类型的课程没有哪个更好些哪个更差些的说法,重点是要看哪一种适合自家孩子去学习。选好课程之后,再把目标学校筛选出来,范围可以控制在3-6所之内。再把选出来的学校分成保底学校,有把握可以考上的学校,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三种类型,再去做备考。
要不要放弃中考?
建议下面3种类型的同学可以选择放弃:
确定不能参加上海中考,而且计划好后面就是要念国际学校,要出国留学的同学;
已经基本完成初中三年所有学科知识点学习的同学;
学习能力强,语言不太行的同学。
放弃中考也就相当于和备战中考的魔鬼训练彻底说再见了,以后也不能去上传统高中,有些学校也不会发给同学初中毕业证。如果可以承担这些的话,就可以选择放弃中考。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