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外国语这个组合,一看就是超亮眼!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华师外校”)成立之初,便以“最贵民校”的名头,广为引人瞩目。华师外校的I-EP项目,开设小学和中学,在短短时间内,便成为国际文凭课程(IB)的候选学校,并将在明年开始正式认证,成为IB的授权学校。
一入校园,各种细节处,让人觉得“最贵民校”“贵”得有道理。各类建筑用色丰富,杂而不乱,每处都是美的教育;
连廊贯穿校园一眼望去就是连廊贯穿校园,下雨天,不带伞即可在校园内畅通无阻;各种桌椅,扶梯等边角,都是圆角设计,一点不担心撞伤……
而作为一名妈妈,在为硬件点赞的同时,更关心学校的软件:
1
IB课程具体学什么?外教师资如何?孩子毕业后出路是怎么样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华师外校I-EP学校,与来自中国香港的张毅校长面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I-EP项目校长
张毅
张毅校长辉煌的履历:
而且,张校长非常亲和,每个来校的家长,他都尽可能亲自接待,与家长沟通学校的理念,确保双方目标一致,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更为有利。
张毅校长给孩子们读绘本
在与张校长的交谈中,这六个关键词,深深吸引了我:
第一
希望
张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让每个孩子知道,他的人生充满希望”。
在信奉“分数第一”的学校,孩子很容易有挫败感,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但在华师外校I-EP,张校长希望帮助每个学生找出他们的强项,培养他的自信心。只要学生有自信,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不用家长逼,老师催,孩子建立了学习的内驱力,能理解他读书学习的目的,学习自然会成功。
张校长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学校也有相应的学习评估体系,目标是鼓励学生与自己做比较,鼓励学生一直往前走,自我挑战,自我提升,找到自己的方向。作为一个老母亲,我不禁关心:“那作为父母,需要做些什么?”
张校长坚决地说:“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爱和支持,多点沟通,带他出去跑跑跳跳,做家长该做的事情,至于辅导作业之类,就交给老师,因为最专业的人就集中在学校里,老师跟校长的责任,就是帮助小孩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因为实行小班制教学,中外教双班主任,每班人数不超过24人,所以老师会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曾经,有位对孩子期望比较高的家长,因为过于焦虑,对孩子施加了不属于孩子年龄段应该承受的压力,教班主任察觉了孩子的紧张状态,与家长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沟通,成功安抚了家长的情绪。家长与老师合作,调整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压力不像之前那么大了,但学业反而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很动情地给外教班主任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英文感谢信。第二
真实
以往教科书上的题目,往往都是编的,比如“鸡兔同笼”、“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水龙头放水”。现实中根本不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学生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而在I-EP,所有的课程用的材料、题目都是真实的,老师会根据外界的真实案例设计成教学材料,融合到课程中,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程内容。 学生学了就立马就能够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的作品
第三
行动
IB提倡“学以致用”,学生不是坐在教室里死读书,需要能为社会做出真实的贡献。毕业生展示学习成果,要求学生自己寻找题目,并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去改善社区的环境。
张校长之前在香港的时候,曾经指导过一个孩子,她研究“怎么用科技来辅助学习”,期望能为缺乏资源的孩子服务,张校长指导她写信给NGO组织,申请做义务小老师,在这个过程,孩子的英语书写能力得到切实的运用,但因为年纪太小,NGO组织没有通过她的申请,于是张校长指导她去为低年级的孩子讲解怎么用电脑辅助学习。在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小学探究计划
第四
身心
在华师外校走了一圈,我遇到的每个孩子都很阳光,他们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我问张校长,“是不是这里的孩子都这么外向呢?”
张校长:“相比起学业成绩,我们更看重是学生的品格,态度,沟通能力。学业成绩只要有心,总是有各种方法去提高。而这些优秀的品格,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更好。”学校对无论是中英文的平衡,以及东西方文化跟价值观的平衡都非常看重。学校里弥漫了浓厚的社制气息
学校把学生分为“仁义礼智信”五社(Houses),这是五个多年级混龄群组,推动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与不同年龄的同学进行互动,会有机会参与、领导和服务类的任务。五社除了希望学生可以做好各自的角色外,还希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正面积极的行为(Positive Behavior)、加强团队合作精神(Teamwork),提高团队领导力(Leadership)。比如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等,希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学生领袖和导师。
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阅读
I-EP还实施了“每周之星”政策:给过去一周表现突出的学生奖章,累计一周奖章最多者将会获得“每周之星”称号
第五
一人一课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但在华师外校,这个理念会特别突出。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母语各不相同,课到底要怎么上?
外籍学生很多讲不好中文,有些中国孩子则英文基础薄弱,学校分别有英文分层(EAL)和中文分层(CAL)项目,帮助学生以小班及分组提升语言水平,希望不止是达到中英文流利的程度,甚至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有第二外语选修课,希望学生有机会接触多种语言,多样文化,成为世界级人才。而课堂教学目标,甚至作业也是分层的。分层能让基础不同的学生跟随自己的节奏,一起进步。
IEP小学课表和作息时间
IEP中学课表和作息时间
除了设置平衡的必修课程外。学校开设多种活动课以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一共200多门活动课,涵盖音乐、体育、艺术和生物科技等方面,学生自行选择参加。这些活动不但有助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能教导他们要有坚毅的精神及自律的美德。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