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申请季落下帷幕,这一年是申请竞争特别激烈的一年。其实,美国的名校申请都很激烈,但是今年尤其激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年中国SAT高分的学生特别多,比往年多了很多。给一个没有经过考证的数据(没有考证的意思是,并非大学理事会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1500以上的高分比往年大约翻了3倍。我记得去年8月份SAT成绩放出来的时候,各语培机构简直是进入了狂欢的状态,高分榜应接不暇。其中一个小规模的语培机构我印象尤其深刻,据他们公布的信息,学员参加2018年SAT考试共176人考试,其中有70位同学获得了1500+的高分,25位同学斩获1550+高分。而2019年3月份的这场SAT考试,该语培机构获得1500+的才12个学生。如果数据真实,两组数据居然有近5倍的差距。中国语培机构大大小小多少个,我不是很清楚,这个语培机构的成绩如此,其他的语培机构亦是皆大欢喜。
去年8月份分数刚出来的时候,全中国留学圈炸了!众说纷坛中,2018-2019季申请大幕缓缓拉开。就江西学生来说,总体的情况有这么三个特点:
一、江西师大附中国际部独占鳌头
在中国大陆,藤校和前20的学校的录取更加集中于京上广深的一些知名中学。这和美国大学录取策略有关系,就是target school中学优先原则。我们一起来看下普林斯顿大学今年在中国大陆(含外籍学生)的录取(数据来源于其他公众号):世界联合学院UWC常熟2人,人大附中1人,北师大附中1人,北京十一学校1人,北师大实验1人,上中国际部1人,上海平和1人,广州华南师大附中1人。一所大学在中国一年招的人数是比较固定的,如果招生官对这个学校的体系很熟悉,信任来自这个学校学生,他会在这个学校继续录取学生,而不会轻易冒险去录取他不熟悉的中学学生,除非来自这个申请者真的有独特之处。
作为一个位于二线城市排名最低档已经接近三线城市等级的老牌国际部,经过数年的积累,江西师大附中国际部学生的良好质量和口碑已经在美国大学生根发芽,受到美国大学的广泛认可,录取成绩在前20名一直在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中国有句古话,好酒还是要陈酿。(此处听起来是在为江西师大附中国际部背书,难免遭人反感,各位看客请放下偏见细想一下这是不是事实。)
北京有所牛校,我经常赞叹,那就是北师大实验。根据学校官网发布的信息: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2019 届毕业生大致183人,托福平均分达到 111.4 分(满分 120 分),其中最高分满分 120 分(2 人),141 人托福分数超过了 110 分,占比超过 70%;SAT 平均分 1513 分,其中最高分满分 1600 分(2 人),127 人 SAT 分数超过了 1500 分,占比超过 70%;ACT 平均分近 35 分,其中最高分满分 36 分(2人)。
这组数据说明什么:141人托福110+ ,127人SAT1500+?也就是基本上等同于江西师大附中国际部、南昌二中国际部、南昌三中国际部、南昌五中国际部同一届所有学生的总和。不得不说,北师大实验国际部太牛了。我们觉得这个学校很牛,美国大学招生官也知道啊,更愿意录取他们的学生。这个就是学校的招牌效应。
二、江西学生如果能凸显特色则占优势
既然是来自二偏三线城市的申请者,尽管在硬件方面差不多,要进入藤校的几率要比一线和二线偏一线城市的名校的学生低很多,那么是不是就没机会了?当然不是。
今年江西师大附中平行班在美国录取方面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X同学被芝加哥大学录取,还有S同学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这两位同学我虽然不认识,但是真的是想竖起大拇指夸她们。她们来自附中高考班零班,平时不仅要完成平行班繁重的学业、还要准备托福考试、SAT考试、SAT2考试、AP考试,还要做活动。他们的标化成绩托福110+,SAT1500+, 活动也做的有声有色。这需要多大的自律性和自我驱动力才可以在3年内连续完成这么多托马斯360°悬空翻高难度的动作。
我提到这两位同学,是因为他们来自江西师大附中(招牌效应)、他们来自江西。藤校招生官在录取学生时,会多录取几个北师大实验的同学,但是不可能全部录取北师大实验的同学。为什么?同质化太厉害了。所以,他们会录取上海的、杭州的、广州的、深圳的、以及几个其他地区学生。
下面就是我要讲的重点了(敲黑板!)。对于江西的同学来说,不要盲目迷信北上广资源多。说实话,招生官录取每个同学,就是因为每个同学不同,每个学生有着独特的特质。我记得南加州大学招生办大Boss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我们在录取一届学生时,就好比做一桌子菜,我们需要不同的食材。这个买一些,那个买一些。”如果你不是茄子,不要以为招生官喜欢茄子,就把自己扭曲成茄子。即使扭曲成茄子,也是歪瓜裂枣的茄子,比不上人家正宗的茄子。
确实,有些活动本地没有,而且外地的活动有它的益处。例如,去香港500强实习这个活动,一是江西的机会就很少,二是可以帮助你拓宽眼界,我建议我的学生在暑假寒假的时候,可以去参加。有些科研活动,确实只在上海办,如果学生想参加,那也只有去上海了。但是不要忘记了,你来自江西,你必须扎根江西,凸显你的区域特色。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口号,立足江西,走向世界。算是把本土和他域结合起来一个的说法的提炼。
在做活动时,不要急于为了和世界接轨去撕掉江西的标签。记住自己来自哪里,才可以走的更远。
三、标化是敲门砖,不是通行证
如果你申请前30的名校,你的GPA、标化等学术成绩必须要强,但这只是敲门的基本条件,最后是否被录取则取决于你的软实力:文书和活动。每年,斯坦福大学要拒掉一批SAT1600的满分者。
UCLA今年在中国的招生和去年大行径庭,估计少发放了几百份offer。南外往年都发近20多封,今年据说才发了2封,被拒的同学1550+以上的也有不少人在。莱斯大学今年的申请人数达到27000多人,比去年大幅上升30%。2017年莱斯的录取率还在16%左右,短短两年时间,今年录取率已经是8.7%了。说实话,今年能被莱斯录取的,不比康奈尔容易。纽约大学年更是史无前例收到了85000多份申请,录取率14.5%,和莱斯一样,两年下降50%。看看周围多少SAT1500+的被纽约大学惨拒,深深体会分数真的是敲门砖,不是通行证。
对于申请30到50名大部分学校,学生可以没有突出的活动。但是,如果GPA3.0或者托福80刚过线或者SAT才1200分,这样很可能就在第一轮筛选中就被涮下去了。所以,标化达到学校基本要求才能保证不被第一轮淘汰,你的材料才有进入下一轮审核资格。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去把自己的标化刷出来,因为这是硬实力。正常情况下,哪怕差一些(不能差太多),品凭借活动和文书在下一轮中把其他申请者PK出去,实现低分高录也是很有可能。
江湖上传言:美本录取是门玄学。我认可这个说法。当一个招生官拒绝一个学生,录取一个学生时,他们到底是怎么讨论、如何做出决定的,我们没有在现场,无法洞悉。我曾有一个学生被一所著名文理学院录取,在纸质版录取通知书上,招生官写了一段话,我们明白了原来是招生官看上了她艺术的特质。斯坦福纸质版录取通知书上,招生官也写了一段话,我们看了以后明白了原来招生官为学生的十几年的特有成长经历所感动。
今日的申请已经落下帷幕,留学圈的吃瓜人群逐渐散开。明年春天,又会有一批新人重新聚在一起吃瓜。我想对被梦校录取的同学说,你们是幸运的,摘到了自己梦想的种子,还需精心呵护,使种子生根发芽。我更想对被梦校拒绝的同学说,你被梦校拒了,那又如何?你的梦校没有看见你的特质,但是其他的学校看见了啊,他们也是很好的学校并且爱你爱得不得了,你一定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还多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在写申请总结的时候,用一句话结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就用这句话结尾吧。+1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