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对中国家长来说,永远是人生中最重大的课题之一。见过周围很多家长朋友,在小孩的择校问题上,聊起来总是头头是道。从每个学校的入学考试标准,到学校各类费用明细(学费,赞助费,搞定费等);从学校日常课程的设置,到学校平日点心午餐的品类;从学校生源同学家庭背景,到孩子毕业后的分流去向。这些话题一旦在家长之间聊起来便无休无止,一个个感觉都像在中央情报局工作过似的。
同时,大家对于择校的定义,早已不再是以往对高中、大学的选择。如今的家长已从幼儿园,甚至幼托班就开始踏上了人生的择校之旅。
很显然,在择校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中国家长的严谨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当年在择偶和择业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国民素质的进步还是社会的悲哀,就留给时间去说明吧。
对我们家来说,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在学校选择这件事情上。无论是之前的幼儿园,还是如今的小学,我们选择都是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和公立小学”。
作为一个外籍生,为什么没有选择国际学校,或者名办学校,反而只选择了一个公立学校。相信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从我们当下的处境来讲,这也许是对我们最合适的选择。
什么叫最合适的选择?每个家庭的定义不一样,但是考量的方向应该都一致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我们不辨对错,只谈想法。
# | Top 3 Factors | Aspects |
---|---|---|
1 | 小孩自身的情况 | 智商/特长/性格 |
2 | 将来教育的路径 | 体制内/体制外 |
3 | 家庭的能力 | 精力/财力 |
1
孩子是择校这件事情上的主体。所以,无论如何,排在第一位要考量和评估的,永远应该是从小孩子自身情况出发。
但就从幼儿园的选择来看,也许有很多人会说,3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凭什么才3岁就评判TA是不是聪明,是不是在哪些地方有特长?
确实,对一个不满3岁的孩子来说,除了那些特别天才的,或者有某些障碍的孩子,其他绝大多数的小孩都似乎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也许有些语言发育快一些,有些身体协调能力好一些。有些开朗活泼些,有些内向害羞些。但基本还看不出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但从我个人观察,从幼儿园开始的三年,是孩子无论从身体还是大脑发育,快速成长的三年。无论从对这个世界新事物的学习接纳,还是社交能力培养,在同一个平台上,小孩之间的能力开始逐渐差异化。此时,家长需要理性评估小孩的自身能力,在幼升小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小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有家长一定会说,在我们还无法评判小孩自身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送到口碑好的名办或国际幼儿园去呢?
在更好的环境下,如果小孩在幼儿园三年中体现出更好的天资,这样会有更大的概率考入理想中的优质名办/双语小学。如果小孩没有体现出更好资质,到时也可以再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合适的小学。
是的,一点没错。如果你家有钱有权又有闲,那什么都不用考虑,也不用纠结,直接送美国私立学校岂不更好。
所以对于大多数不是那么有特权的普通家庭,另外两个因素考量对孩子幼儿园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2
小孩将来的教育路径。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接受和认同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不再一为把国内高考作为小孩将来读大学的唯一出路。
因此,如果您一开始就希望小孩将来走海外教育路线的,高中,大学是肯定希望送出国的,特别是要读什么AP,IB课程的,那还是从小给孩子一个英语语言的环境,打好英文基础。
所以,如果可以,从幼儿园阶段就送双语,甚至直接国际幼儿园(如果身份允许的话)会更适合小孩将来的学习。
如果您暂时没有打算将来把小孩送出国的,也许幼儿园阶段选择国际或者双语幼儿园就应该没有那么迫切了吧。
说到这里,简单聊聊我自己对公立幼儿园的看法。
我们家孩子之前是在家门口的市一级幼儿园就读。坦率的讲,我们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尽管是一家普通公立幼儿园,但不管是班级的两位老师,还是负责孩子起居的阿姨,人都特别好,对孩子也是尽心尽责。孩子离开学校快一年了,还经常心心念念幼儿园的老师们。
但也因为学校体制的原因,平时课堂上除了唱唱歌,涂涂画画,做做游戏,搞搞小活动,在实质性的学习上也确实没有太多的投入,特别是英语,完全是没有的,这个是和名办或双语幼儿园最大的差距吧。
在这方面,对于有要求的,将来想进入知名名办小学的家长们来说,让小孩在课外的各个科目上(英语、数学、逻辑、等等等等)另行培训或自学,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那大家肯定又会问,我们家孩子既然是外籍,将来一定是走海外教育路线的,那为什么我没有送双语或国际学校,反而一路走的都是公立教育?这岂不是和我自己说的自相矛盾?
不矛盾。我前面说的是“如果要到高中,大学阶段送出国的话,那从小给孩子在英语环境下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但对于我们家孩子来说,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计划小学二三年级就带她出去,这个年龄的小朋友在国外语言会很快适应,思维也会很快转化为西方思维。
中文真的很重要!
我认为当下对我们家孩子来说,学好语文和中文可能相对更重要一些。
所以,既然决定选择公立小学,那幼儿园也就没有必要选择什么双语或国际的了。
3
当然,选择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就是对于整个家庭的能力能否承担,这也就是我说的第三点。
家庭的能力分两块:精力和财力
先说财力,其实不用多说,行情大家都知道。公立幼儿园每月200-300元,名办幼儿园每月3000-6000元,国际幼儿园每月1-2万。大家根据自身能承受的能力对号入座即可。
再说精力,很多时候拿钱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是难办的问题。如果你家附近没有名办幼儿园或国际幼儿园,同时校车又不途径你家门口的时候,即便财力不是大问题的情况下,你唯一可能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每天接送小孩上学和放学。
如果你家有保姆司机,好,这不是问题。
如果你家双方老人愿意,身体允许,最好还能开车,好,这也不是问题。
如果你们夫妻自己是小老板,或者一方是自由职业或全职太太,总而言之,时间自由,好,那也不是问题。
再如果,你家有钱有魄力,大不了换房,住到目标学校旁边,好,那就更没有问题。
但如果上述条件都不成立,你们夫妻双方都是朝九晚五的小白领,或是996的金领,双方老人又不在身边,或基本帮不到你们的。那说句实话,还是省点力气让孩子和你们每天多睡一会儿吧。
再说了,送完了上学,每天3-4点下课,这放学还要接呢。如果家里没个全职接送小孩的大人,那也是无解。
结合以上种种考量,最终我们家就一路从公立幼儿园,公立小学走到现在。我不知道这些决定对小孩将来发展是否有利。
思考
尽管我一直认为,真正牛逼的人在哪里都牛逼。菜小毕业也有进哈佛普林斯顿的,清华毕业也有找不着工作流浪街头的。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虽然没有绝对,但终究就是个概率问题,从小名校一路毕业的孩子能进哈佛耶鲁的概率就是要高于普通学校毕业的,这个无可争辩。
但所有一切,终究只是我们家长的一厢情愿。我们要的未必是孩子要的,我们认为成功的人生,孩子未必觉得开心。
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TA进最好的学校,是为了将来TA可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法很美好,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诉你,他觉得做卡车司机很开心,做收银员很满足,你是一巴掌扇死他,还是告诉他,孩子,你开心就好?
我曾经一直在和自己做思想斗争,我不断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很残酷,这个社会很无情,不出头,就只能低头。
现在,我还是要告诉她,这个世界很残酷,这个社会很无情。但无论如何,老爸还是希望将来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什么事,只要这件事情不伤害到别人,同时能养活你和你的孩子,那我们就毫无保留的支持你。
如果你做的事情还能帮到你周围的人,那这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