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启程,呵护理想
因为鸟的缘故,
人开始在大地上奔跑。
——代薇
“学业规划、双语思维、阅读习惯、社会责任、创造能力...”
去年九月,在高一年级第一次学生大会上,每一位同学都明确了自己本学年的目标定位,通过一学期的沉淀与积累,同学们羽翼渐丰,蓄势待发。
起飞吧,少年!
一本书传递一份爱
——远人村湖南公益行纪实
枫叶的校园里,从来不缺少有想法的同学们。每逢假期,都会有一批批的枫叶学子自发组织起各种公益活动。高一年级就有这么一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枫叶伟人精神引领之下组建起了“远人村公益社团”,并且在寒假自发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元宵节刚过,上海远人村的欧阳世晨,蒋书怡,罗奕婷,周家充和黄欣一行五人来到了湖南省衡阳市,为期两天的远人村公益社团首次公益行正式启程。
2月21日,预期的晴天没有如约而至,早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远人村的成员们从酒店驱车前往衡阳县杉桥镇,在那里有600多名可爱的孩子们正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驶出酒店,两辆车逐渐远离了市区。在只有短短十几分钟里,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变化着,两旁的高楼大厦在转眼间生硬地被几米高的红土堆取代。在这里,城市与乡村,虽然近在咫尺但却毫无过渡。上午十点钟,我们到达了杉桥镇,不多会儿,来到了一座略显陈旧的学校门前:杉桥镇中心小学。
天气还是阴雨蒙蒙,然而学校里的小朋友们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操场上有四五个学生与老师一起清扫着被风刮落的树叶,女孩子们在走廊上屋檐下跳皮筋,男生们在陈旧的教学楼里追打跑闹的声音充斥着校园。由于是第一天开学,这一次的活动并没有预先通知学校的同学们,成员们的到来显然吸引不少小朋友们的注意,十分好奇地张望着。中心小学的唐校长十分热情地迎了出来,向我们介绍了杉桥镇中心小学的情况。早晨的天气不如人意,既定的捐赠仪式无法进行,老师们于是与我们一起将450余本图书搬进了学校阅览室。
学校的阅览室在三楼,是一个面积不大的略有些阴暗的房间,一扇铁皮门上着锁,看着格外简陋。走进阅览室,五架一人高的图书馆式的书架赫然矗立在水泥地上,灰色的书架在昏暗的灯光下愈发显得暗淡。令远人村的所有成员惊讶的是在门侧的书架上,竟摆放着全套《资治通鉴》、《明通鉴》和马克思的著作。这些出版于80年代的“庞然大物”很明显没有经历任何翻动,被厚厚一层灰覆盖着,看起来好似与书架融为了一体。随着我们们继续在几架书架中穿梭,越来越多的“闲置书”被“发掘”了出来。唐校长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表示这些书并不是学校订购的,而是“上面”统一购买后按量分发给下属的学校的,而就是因此,图书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了。欧阳世晨于是询问唐校长这里的图书使用率有没有达到30%,看着校长很无奈的样子,我们便不再问下去了。
放下图书,唐校长带着我们走进了教室里,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互动。当唐校长介绍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从上海带来了四百多本有趣的图书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有几个小朋友甚至兴奋到手舞足蹈。在被问到喜不喜欢看书时,孩子们齐声回答道:“喜欢!”,随后露出了天真纯洁的笑容。随后,我们问小朋友们有没有梦想,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大老板,有的想成为一名医生……蒋书怡于是对同学们说这些梦想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只要小朋友们多学习,多阅读,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会成功。为了不打扰小朋友们继续上课,我们走出了教室。就在这时,一个男孩子从教室里冲了出来,朝着我们就喊:“哥哥姐姐等一下!”,然后伸长了手臂与我们一个个击掌,击完掌,他再一次向我们道谢。校长拍拍他的肩膀,与我们说:“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很需要你们的这批图书呀!你们来的很是时候!”
之后我们随着唐校长来到了会议室,在三十分钟内,我们与校长交流了许多,得知在这里办学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在这里,老师只能合住在不到十几个平方的宿舍,不但生活条件艰苦,有时甚至会受到农村家长的无理辱骂。大家纷纷感叹自己所处环境的优越,同时向唐校长和乡村教育工作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乡村教师们确实是奋战在最艰苦岗位上的园丁。
时间飞逝而过,转眼三个小时过去。在唐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寝室、食堂、厕所等设施。这天是第一天开学,邻近村庄的学生都要来报到,又正值中午放学,唐校长要负责去各村走访失学儿童和低保户。成员们不忍耽搁校长工作,与老师和孩子们告别,离开了杉桥镇。
回程的路上,成员们有些沉默,在学校里的一点一滴浮现在脑海中。或许身处国际学校,享受优质教育的我们,真的无法仅凭新闻报道上的一篇文字和几张图片感受到乡村学校的艰苦。不过,这也正是远人村存在的意义:尽我们所能,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在今后的枫叶生活中,我们即将面临周恩来班,所有的成员们将会继续发扬伟人精神,担起国际精英人才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枫叶人。
指导老师:余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