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在枫叶的育人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甚,为了满足学生多角度更全面的成长需求,也为了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尤其重要。
我曾指导过一个学生,对这个学生唯一有印象的,是每天晚上学生会纪检部在各班级检查的时候见过几次,只知道她是一个不苟言笑很文静的女孩子。她来找我的时候,我先请她自我介绍一下,方便互相有个初步的认知。她当时迟疑了好一会,有些紧张,也很拘谨。当然,我非常理解她当时的心情,面对一个不熟悉的老师,两人的面对面可能会比站在台上面对100个陌生人来的更紧张。于是我就想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她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经历。
“你在班级有担任班干部吗?”
“没有。”
“你在枫叶的一年时间里有参加哪些活动,获得过哪些奖项吗?”
“没有。”
“你除了学习生活以外有哪些兴趣爱好?或是参加了哪些社团呢?”
“没有。”
……
在经过以上几个循环的对话以后,我意识到我们的交流似乎出了一些问题,当即我停止了我们的进一步对话,让学生先回到自己的班级,把她做的《个人成长报告》发给我看一下,同时让她回去结合成长手册的内容,对过去的一年做个总结和反思,之后再来找我。
过了一天以后,她在同样的时间段又来找到我,这次她说她对自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样,我在提前看了她的成长手册以后,对她也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我看了你的作业,social课程的海报完成的特别棒,你能就这份作业和我随意的聊一聊吗?可以是作业的内容,也可以是完成作业的过程,甚至聊你的social老师也可以。”
“好的,我的这份作业是和我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老师并没有给我们思路的限制,只有主题,我当时是负责收集材料的,如:网上下载、采访同学、和老师共同拍照片,完成这些内容后,再进入海报制作的下一个步骤,小组成员把资料整合在一起,再写上文字,就完成了这份作业。”
“那你在完成这份作业以后,或者是你现在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觉得促使你完成这么优秀一个作品的原因有哪些呢?也可以结合你的其他作业谈谈你的感想和收获。”
“我觉得有很多原因吧,首先我们小组成员都很给力,分工很明确,完成的很好;其次老师没有限制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作业很有创意,很多是我以前都没接触过的东西,我们都加到了这份作业里;最后作业交上去的时候老师表扬了我们,当时我特别开心,第一次觉得做作业也这么有成就感,学习也有了动力,后面的所有作业我都完成的很认真……”
以此为例,后续我们的对话进行的很顺畅,和昨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有所反思,把前期积累的内容做一个梳理、升华和凝练,最后,学生站在舞台上分享的内容很丰富,展示也尤其精彩。
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时时全面反观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指导能力,才能跟上学生成长的脚步,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厚实的引领。枫叶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同行,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合作者、领导者和示范者,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Motto:Never deter till tomorrow that which you can do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