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得通过微信和QQ等布置作业
| 专家解读 ——
不光微信、QQ在教学生活中频繁使用,近年来学习类App在学校的广泛使用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对此,教育部门也于去年开始加强了监管。
去年8月为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方案》提出,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老师用微信QQ与家长学生交流、布置作业已不是新鲜事,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校沟通,但也引发了“老师减负,家长增负”的争议。
早前,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
近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做出回复称: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教育部表示,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都明确规定教师应对工作要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除此之外,针对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等。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提出的对APP进校提出“凡进必审”以及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等细则。
◎内容来源: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查看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861873.html
北京出台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办法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国家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2月2日,教育部对此回应媒体,表示将公办、民办并举,积极扶持、引导更多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的目标。
近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幼儿园、社区办园点、中小学附设幼儿班均可参与普惠性幼儿园申报。
与营利性幼儿园不同,普惠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并可获得财政补助等政策帮扶。
《办法》显示,市级财政向普惠性幼儿园提供生均定额补助、租金补助、扩学位补助,根据办园质量予以一定奖励,并提供培训、教研等指导。
根据《办法》,申报普惠性幼儿园的条件包括登记为非营利性幼儿园,并在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中评价结果获得C类及以上。普惠性幼儿园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对于书面申请进行审核、公示。
幼儿园、社区办园点、幼儿班与区教育行政部门签署书面承诺书。区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普惠性幼儿园名单、办园地址及其收费标准,明示普惠性幼儿园标识,并将普惠性幼儿园名单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为了保证普惠园办园质量,《办法》在师资、考核等方面做出详细要求。
北京市教委表示,支持普惠性幼儿园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市级财政普惠性幼儿园用于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占保教费收费收入和财政生均定额补助收入之和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鼓励各区指导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探索实施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指导标准。
鼓励普惠性幼儿园综合考虑从业资格、工作年限、业绩考核等个人条件,在人员经费支出方面向一线在岗保教人员倾斜。
普惠园认定有效期为3年,《办法》要求在认定有效期内办园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等违反协议行为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最长为3个月。
在整改期间,停止发放生均定额补助,经整改合格的,恢复发放生均定额补助。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追责处理。
普惠性幼儿园在办园质量评估中评定结果不合格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最长为1年。
在整改期间,按85%额度发放生均定额补助,经整改合格的,恢复100%补助额度。经整改依然不合格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依规对该园享受的财政补助资金进行停拨、审计。
在认定有效期满后,区教育督导部门将对普惠园的办园质量重新开展评价、认定。
普惠园近期成为政策支持发展的重点,以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内容来源:请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查看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866682.html
REAL STUFF 干货
1
干货1:东西方中等教育之比较(一)
| 专家解读 ——
探讨东西方,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加拿大及美国的中等教育,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诸方面的差别。
中国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扎实;但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自由空间的欠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西方较为注重全面发展,鼓励独立性与创造力。
然而美加普通中学和职业教育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学分制下的开放型管理,以及教师教学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学生两极分化,整体上学业素养较低。
从中国移民的困惑谈起
当今时代,中国人大量移民西方,一个主要出发点是孩子的教育。
大陆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在宽松,自由,活波的环境中成长;希望移民到西方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更光明的前程。
然而,移民北美后,中国家长不无遗憾地发现,孩子的学业程度比较低,学习松松垮垮,跟自己当年在国内学习的情形相差很多。
同时,中国大陆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和理化学术活动中连续多年的优异成绩,华裔和亚裔学生在美、加等国代表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亦令人疑问重重:西方教育究竟比中国大陆先进呢,还是落后?
多年奥数的结果,特别是2009年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夺得阅读、科学与数学素养全部三项的第一名,而且数学遥遥领先;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名列前茅;令西方世界大为震惊。
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的这一较量中远超西方,这是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决策者和有识之士几乎不敢相信的,令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之比作美国人的另一个史普尼克时刻,即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时。然而相较之下,国内外民间的反响却不很强烈。
很多介绍西方教育的文章,还在为其大唱赞歌,很多中国人甚至教育界人士也盲目地认为西方教育一概比中国先进,有人甚至说中国大陆学生不过是考试机器,令人不胜唏嘘。
西方之先进似乎不容置疑。现代科技体系是西方人建立的;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诺贝尔获奖者,有几个东方面孔?
世界大学排名前二十位全部为西方国家;中国的北大、清华能够上榜已很荣耀。的确,中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相比难以望其项背。中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反差之大,也着实令人迷惑。
然而,若将高等教育的结论引申至基础教育,则大谬不然。事实上,与某些奥运金牌不同,中国大陆奥数金牌有着深厚的基础,其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它提供的信息与警示也是极其强烈的。
如果不是自教育体制至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不承认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而西方存在严重弊端,是无法解释的。
2008年美国政策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向专业工作者、外国留学生、及合法移民敞开大门对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如此,加拿大也在跟进,调整移民政策,大规模吸纳中国与东方国家的高科技人才。事实上,美加高等教育和高科技的队伍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中国与亚洲、东欧和中东国家培养的人才。
2005年,获得美国院校博士学位的本科生生源院校,排在榜首的,不是哈佛,不是麻省理工学院,而是中国的北京大学。
这说明,论基础教育,中国远较西方扎实;西方虽然使极少数精英脱颖而出,却未能从青少年中培养出足够数目的科技人才。
不要忘记,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而且未曾断代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最近两百年落后了。
延续一千多年选拔官吏的制度——‘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在中国形成了深厚的尊师重教传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
如果说封建时代的教育还只惠及少数国民;那么一百多年来,在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学习先进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使中华大地桃李满园,人才济济。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学养和人格操守上更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许多大师级人物。一九四九年以后,大、中、小学各级教育都得到了空前规模的普及和发展。事实上,八十年代起中国经济的腾飞,除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外,若非长期培养造就的大量人才储备,是不可想象的。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