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东西方,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加拿大及美国的中等教育,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诸方面的差别。中国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扎实;但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自由空间的欠缺,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西方较为注重全面发展,鼓励独立性与创造力。然而美加普通中学和职业教育捆绑在一起的体制,学分制下的开放型管理,以及教师教学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学生两极分化,整体上学业素养较低。
01从中国移民的困惑谈起
当今时代,中国人大量移民西方,一个主要出发点是孩子的教育。大陆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影响身心健康。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在宽松,自由,活波的环境中成长;希望移民到西方会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更光明的前程。然而,移民北美后,中国家长不无遗憾地发现,孩子的学业程度比较低,学习松松垮垮,跟自己当年在国内学习的情形相差很多。同时,中国大陆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和理化学术活动中连续多年的优异成绩,华裔和亚裔学生在美、加等国代表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亦令人疑问重重:西方教育究竟比中国大陆先进呢,还是落后?
多年奥数的结果,特别是2009年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夺得阅读、科学与数学素养全部三项的第一名,而且数学遥遥领先;新加坡、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名列前茅;令西方世界大为震惊。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的这一较量中远超西方,这是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决策者和有识之士几乎不敢相信的,令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之比作美国人的另一个史普尼克时刻,即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时。然而相较之下,国内外民间的反响却不很强烈。
很多介绍西方教育的文章,还在为其大唱赞歌,很多中国人甚至教育界人士也盲目地认为西方教育一概比中国先进,有人甚至说中国大陆学生不过是考试机器,令人不胜唏嘘。
西方之先进似乎不容置疑。现代科技体系是西方人建立的;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诺贝尔获奖者,有几个东方面孔?世界大学排名前二十位全部为西方国家;中国的北大、清华能够上榜已很荣耀。的确,中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相比难以望其项背。中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反差之大,也着实令人迷惑。
然而,若将高等教育的结论引申至基础教育,则大谬不然。事实上,与某些奥运金牌不同,中国大陆奥数金牌有着深厚的基础,其地位是难以撼动的,它提供的信息与警示也是极其强烈的。如果不是自教育体制至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历史文化的深层次的原因;如果不承认中国与东方在基础教育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而西方存在严重弊端,是无法解释的。
2008年美国政策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向专业工作者、外国留学生、及合法移民敞开大门对美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如此,加拿大也在跟进,调整移民政策,大规模吸纳中国与东方国家的高科技人才。事实上,美加高等教育和高科技的队伍中,相当大的比例,是中国与亚洲、东欧和中东国家培养的人才。2005年,获得美国院校博士学位的本科生生源院校,排在榜首的,不是哈佛,不是麻省理工学院,而是中国的北京大学。这说明,论基础教育,中国远较西方扎实;西方虽然使极少数精英脱颖而出,却未能从青少年中培养出足够数目的科技人才。
不要忘记,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而且未曾断代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最近两百年落后了。延续一千多年选拔官吏的制度——‘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在中国形成了深厚的尊师重教传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如果说封建时代的教育还只惠及少数国民;那么一百多年来,在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之下,学习先进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使中华大地桃李满园,人才济济。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学养和人格操守上更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思想文化界产生了许多大师级人物。一九四九年以后,大、中、小学各级教育都得到了空前规模的普及和发展。事实上,八十年代起中国经济的腾飞,除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外,若非长期培养造就的大量人才储备,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亲历了国內与西方两套教育体系,具有二十余年教学与办学经验。本文将就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与西方中等教育作一比较,以期引起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