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位于澳门镜湖马路35号,是镜湖医院慈善会属下机构。学院成立于1923年,由创办于1871年的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创立,前身为镜湖护士助产学校,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护理学校。于2002年获特区政府批准开办四年制“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
近几年,学院承接了政府委托之多个研究项目,其中《澳门特别行政区长者长期照顾服务需求评估》、《澳门护理人力资源十年规划研究》、《澳门小学生视力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及《澳门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十年规划研究》已完成并发表报告。
教育理念
学院成立以来,重视学生学习情况,曾先后与内地及港澳地区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政府卫生局签署合作协议。学生可到多所崭新而现代化的医疗机构实习,其中镜湖医院是孙中山先生曾经义务行医的一所医院。
学院重视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品格与才能并重的护理专业人才,在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同时,着重人的整体培育。致力于培养具有“从人到仁”理念,对国家与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护理与健康科学人才,创造新知、关怀社会、造福社群。课程概况现开办课程共5个,分别为:护理学学士学位课程(BSN)、护理学学士学位补充课程(BSNS)、护理学专科深造课程(PDAN)、应用老年学证书课程(CAG)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NMP)(合办)。
奖学金与合作交流
为实现仁爱关怀的理念,在校董会的鼓励和支持下,于2006年设立了“仁爱护苗基金”。透过奖、助学,鼓励有志青年学习护理专业、投身护理事业。
学院的发展,必须保持与祖国及国际的联系,与港、澳、内地及国外多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合作。于2005年起,毕业班学生到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进行交流实习,以扩展学生视野,吸收多元文化。
办学条件
1.校园设施
护理实验室(校本部)
护理实验室位于校本部 4 楼包括:模拟病房、示教室、准备间。模拟病房内设有床单位12个;示教室内设有床单位 1个、及仿真度极高的女性模拟人(模拟人附有计算机软件能设定多种血压、脉搏、呼吸、肠移动等情况)。提供师生专业护理科目及护理技术教学及练习之用,作为提升护理技能教学质量及学生赴临床护理病人前做准备的硬件。
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
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项目是为了贯切本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社区服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健康教育的场所。
现在,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内主要提供四个社会服务项目:记忆中心/长者认知能力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微核磁共振健康养生咨询项目、MOOD长者情绪管理项目。项目主要为澳门市民大众提供健康咨询及评估服务,同时鼓励护士学生积极参与到有兴趣的相关健康课题的工作中。位于望厦校址十六楼的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设有记忆中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中医健康养生咨询项目、MOOD长者情绪管理项目,可提供受评者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评估环境。其中,记忆中心内设有感官、动作等相关训练器材,可提供强化认知能力之训练。于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内的会议室,更增设遥距视像会议设备,方便与海外机构沟通交流。此外,中医健康养生咨询项目附设有微核磁共振仪,以非侵入性、低电磁波之检查方式,为社区民众提供身体健康等级的评估。同时配合中医保健养生咨询,达到预防保健之目的。
此外,亦提供刮痧、拔罐、推拿、温灸、中周波电疗等非侵入性治疗,除了促进本学院师生与社区民众健康,更提供学生一个中医护理临床实习的环境。
图书馆图书馆总面积为7,300 平方英尺,设有藏书区、期刊区、休闲区、文印室、自修区、教师馆藏室、多媒体影音区、研讨室等。
2.科研实力
1991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及获澳门政府资助部份经费,教学条件逐步得以改善。
1994年,学历获澳门政府认可。
1997年编写《高等护理专科课程》,获国际护理专家评审通过并于1998年开办。
1999年11月获政府认可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并于同年11月16日提升为“澳门镜湖护理学院”,从此揭开澳门护理高等教育新的一页。为了推动澳门护理与健康科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学院于2001年11月创办了《澳门护理杂志》。旨在推进护理与健康科学的学术研究发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及护理教学质量,总结护理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2004年9月创办《康护之声》,目的在于沟通讯息,提高有关健康护理知识和实际运作水平,促进和完善各部门及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与团队精神。为实践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结合的方针,为配合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学院于2006/2007学年开始筹备成立护理及健康教研中心,并于2012年9月正式成立启用,开展一系列研究和教育:2011年4月开展“仁.爱晚晴”-应对老龄化社会教育系统工程,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跨职系合作,全面完整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实施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