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申请美国名校的竞争中,分数并不是竞争的主战场,成绩之外学生能展示出的能力和水平相当关键。但由于国内教育理念和美国差异巨大,留学市场的透明度也不高,一般亚洲家庭去伪存真就难上加难。
冲击藤校的两个“杀手锏”不管用了?
众所周知,美国排名前20的顶尖大学看重申请者的两项能力:
Leadership(领导力)
Academic accomplishment(学术成就)
但同时,名校录取官们也经常说:“领导力不等于你要创建一个社团;学术成就也不代表你一定要学术活动获奖。你要做你自己。”
当然,做自己的意思可不是让课余活动一片空白。
我每年都带好几十名申请顶尖大学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申美党”。过去五年,我带的学生中,一共收获了160枚藤校加斯坦福和杜克级别大学的Offer。
我的经验是:对任何一名申请中的同学来说, 时间的利用效率就是一切,申请中的每一阶段,都在和时间赛跑。什么时候把SAT成绩刷清?什么时候托福成绩就位?在校成绩单更不用说了……
美国大学采用全方位考察,学生备考之余,还要做各种活动。备考、在校功课、活动、申请,这几方面环环相扣,每一项所花的时间是否能产生正向效力,不仅需要孩子自身努力,也需要找到最有效的做法和资源。
如今在申请美国名校的竞争中,分数并不是竞争的主战场,课余展示出的能力和水平相当关键。这是为什么很多机构近几年开始热卖“3年活动规划打包”、“非洲公益团”、“欧美实验室体验”等等。甚至亚洲一些大银行也来凑热闹,存上几百万,可以出具实习证明。
由于教育的传统理念和美国差异巨大,留学市场的透明度也不高,一般亚洲家庭去伪存真就难上加难。应该如何甄选活动呢?什么活动对申请名校会起到作用?我今天就主要谈冲击名校两个“杀手锏”:学术成就和领导力。
辛苦做学术项目,怎么频遭顶尖大学“嫌弃”?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在学习上达到什么高度自然是美国大学关注的。绝大多数大学依赖在校成绩和课程体系还原申请者的学习能力,标化考试也是重要指标。对学生来说,在学校有没有修最难的课?成绩如何? 顶尖大学也会考虑申请者在校成绩之外还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所以,有同学去学术活动、有同学去大学修课、有同学参加夏校……
怎样的活动才能给录取官直观的还原力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点:
这项学术活动活动的历史悠久;
属于真正选拔性活动;
最好是录取官们熟悉的项目。
学术类活动和其它活动不同,如果不谨慎,非但不能提升申请,还会惹祸上身。
近几年,带有研究性关键词的活动热度上升,在美国此类项目也是稀缺资源,为此,好的研究性项目不易进,但申请中辨识度高。而这一两年,据我所知许多中国的各种机构陆续开始热销研究性活动。有的承诺藤校教授,有的担保论文发表,有的渲染教授推荐信。国外教授推荐真的灵验吗?其实不然,通过服务类的本地公司取得的教授推荐信在申请审阅时,很容易鉴别为商业性质。学术类活动首选要看:所属学术项目在美国的名声。
以下列表,罗列了公认美国著名的学术类课外项目:
以我的经验:能力强、勤奋、感兴趣做研究的同学,Pioneer Research是首选,因为他们的资源最尖端,体系最严谨。其实,专家级导师资源是稀缺资源,给低龄跌段配真正的专家导师更是稀罕。更不要说在受认可的学术体系下提供专家导师配置了。
建议大家参考百年老字号美国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一篇相关文章,这篇文章报道了美国最领先的远程导师项目。其中低龄的就是3M的科研导师项目和 Pioneer Research 了。
而我自己带的学生中,如果对学术挑战感兴趣又够优异,我会先让他们在年底之前就完成Pioneer申请,如果没被Pioneer 选中,还有及机会申请其它项目。先申请 Pioneer,有两个原因:
第一, 正统规范的中学生论文研究只有寥寥几个,Pioneer 的资源最优。远程研究模式中,也只有Pioneer的学术选拔和体系受到美国大学的高度认可。我注意到,参加Pioneer 的2018年的升学者中,竟然有11位录取斯坦福,6位耶鲁!这样的数字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有Pioneer认证的分数和教授评估才是受录取官重视的。
第二, Pioneer 给录取结果耗时比较长,学生应该尽量早些申请。其它列出的项目一般申请截止日期在 2、3 月份。如果能进入Pioneer 的话,一定留出足够的时间把论文做好。 我有些学生夏校和 Pioneer 同时做,影响论文质量,最后丢了能给原创认证的机会,在申请上是得不偿失的。
除了以上列出的受认可的学术项目以外,通过服务性机构搭建渠道,和教授做项目确实需要谨慎。如果对学术操作有盲区,不仅不能在最顶尖大学的申请中带来优势。相反,如果通过没有学术资质的机构,做了不正规的研究,在录取过程中发现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抄袭等问题,这都是立即遭拒的硬证据。
搞研究在美国是极为严谨、受到业界专家监管的事。你的导师在什么情况下给学生什么“提示”还是学生的思想?文章有严格的“抄袭”界定。调查如何展开?实验怎样操作等,都有严格的界定。没有资质的机构在学术规格上没有让大学足以认可研究性质的保障。如果论文有硬伤,申请会受重创,甚至可能立即失败。然而,同学和家长都没有足够的研究经验去判断。
对大学,一个专业的学术组织,是很容易辨识论文质量和发表刊物的合法性的。对于“圈外” 家庭,务必收藏这个网站。用它可以对科技类专业刊物的质量做“扫盲性”判断:https://www.scimagojr.com/journalrank.php
学术诚信是任何美国高等学府不可触碰的红线。2015 年《华尔街日报》引用的当年厚仁调查报告显示:有 8000名中国在美留学生勒令退学,其中80%因为学业成绩差或学术不诚信。而在今年最新发布的数据中,2017-2018年遭到美国大学劝退的中国学生大多因为学术不诚信沦陷。
论文引用资料不规范、数据引用不够严谨、对美国治学系统中的诚信规则不了解、或者草率随意的对待相关学术诚信规定。这组新出炉的数据正说明美国大学对学术抓得严格程度,同时也证明中国同学在学术诚信方面存在太大盲区。
名校在申请审查过程中对学术更是眼睛里不容一粒沙子。哈佛大学的《学生手册》明确规定:最常见的情况是入学申请材料中的不完整、不诚实信息在录取过程中被发现,学生会直接被拒绝。哈佛校刊早在2003年就报道了一个风波大案:一位受哈佛录取的女同学由于发现学术不诚信,导致哈佛撤销录取。
如果这个盲区出现在你的申请资料中,那后果可想而知。
另外,还有几个看似“捷径”的学术性活动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有些同学的父母正好是某实验室的科学家。那你最好避免在父母的实验室做研究,录取官是会给“啃老”族减分的。如果没有拿到以上的受认可研究机会,又一定要做点研究,注意一定要找到可信赖的非商业性质的专家为你把个关。最后,任何能担保发表论文的学术研究机会,一定是为申请带来更高风险的。
“领导力”没有套路:一定要发自内心的感召
再来说一下“领导力”。领导力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组织能力、号召力、毅力、责任心、执行力等等方面体现,创建一个社团不等于呈现领导力,在领导力上确实没有套路。
你可以参加模联、可以参加商业赛、可以组队参加STEM 学术活动……在展示你的课余活动之外,你最好有自已原创部分,应该呈现出你的热忱和执着。学术成就和领导力有机结合,让你真正闪亮,这就是录取官所谓的“做你自己”。
无论多“高端”的活动,如果你不喜欢,活动做起来就没有感情,你就很难在文书里,在面试时去感染录取官。比如,我的一名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创立了自己的曲棍球训练设备公司。当别的学生参加夏季学校或出国体验时,她埋头在设备的生产一线和销售。她最终被斯坦福、MIT、普林斯顿和宾大录取。没有成立社团,她的行动力、毅力、热情和专注都是领导力体现,领导力不局限于某种固定模式。
还有的同学和家长为了增添领导力的背景,报名参加领导力培训班、领导力夏令营。参加这类活动说明同学对领导力感兴趣,但不证明具备领导力。乔布斯不是从领导力夏令营出来后拍拍脑袋成立了苹果公司。领导力是一系列素质的综合体。
领导力的体现应该是个体的表现,一旦效仿其他人的“公式”,申请就会制式化。录取官们近几年收到中国同学的申请, 大多数都是学校某个社团的创始人。就这样,社团创始人的头衔严重贬值。(这要看每个学校的情况。在一些社团控制严的美高,能够成立社团的同学凤毛麟角,社团创始人或社团领导还是价值很高的。)
话说回来,社团也不是不能创建。如果你的确有强烈感召,想集结同学们,带来一些改变,创立社团确实是好的举动,那就放手做吧!如果你们学校大多同学都创立了这种或那种的社团,你要思考你的社团如何可以与众不同。如果在你们学校创建社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好事儿。不管是哪种情况,你要坚持下来、要把社团做出些成果来。
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好大喜功,严重夸大其词。最近各大报纸头条报道的一则新闻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所私立学校为学生的申请文章编造戏剧性故事,并伪造成绩单以取得藤校的青睐。结果,曝光后整个学校的学生都被调查了。
总之,把你有热情的事发挥到极致,坚持原创,坚持下去(至少申请时还在坚持做),拔升到最高,这就是领导力。
申请中,如果能在学业成就或领导力方面展示出无可争议的亮点,你胜出的可能性才大。辛苦爬藤十多年,在最后两、三年的冲刺阶段,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掉入盲区。选择学术性项目,做好调研功课,首选有美国学术资质、名誉好的项目,避免不规范的项目为申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在领导力方面,有志于取得突出的成绩,则没有现成的项目或活动可以参考。我建议同学们提前3年开始在这方面摸索。找到自己的热爱和特点,形成自己的想法,并把想法实现,一直坚持, 坚持,再坚持。就这样,在申请准备的进程中,你就真的积累了智慧和自我突破。
藤校,你就等着吧!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