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进入一所好的国际学校有多难?相信只要经常关注「选校专家」的择校家长们都知道,想要顺利拿到一所名校的Offer并不轻松,“过五关斩六将”——入学测试、家长会谈、招生官面试等各种环节。入学门槛高、录取率低,成百上千名学生排队申请的盛况下,很多家长下了许多“苦”功夫,将孩子送进学考前培训班、集训营等等。
那么,入读理想的国际学校真的这么难吗?
真的需要给孩子“精美包装”起来,
接受招生官的考核吗?
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入得了“名校法眼”?
面对名校面试,家长要避开哪些雷区?
1.总的来说,国际学校的申请流程大同小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申请国际学校:
1.网上报名,提交申请材料。
2.确认申请成功,参加入学考试。
3.入学考试通过后,参加入学面试,有的学校会对年龄小的申请者进行“随堂考察”。4.面试成功,学生按照学校规定的入学时间入学。
申请材料
每个学校的官网都会罗列详细的申请材料及申请流程,家长和学生可在官网查阅。
入学测试
大部分的国际学校的入学测试方式主要是测评学生的学术能力。主要目的是初步筛选申请者,考试形式大多为笔试,内容多为英语、数学及逻辑思维等。大多数国际学校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还会对全英文的写作能力测试。
有的学校会对学龄前的申请者只测试生活能力,而不测试学术能力。更多的是评估孩子是否可以适应班级环境,能否与其他孩子正常相处,以此来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在学校学习与生活。
2.选校专家支招:如何避免面试雷区
在入学测试后,面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家长和学生如何准备才能在面试当中脱颖而出呢?
国际学校面试环节中典型的“雷区”及“避雷攻略”
雷区一:迟到
第一条建议就是“准时到场”!
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考试或面试,迟到是大忌。提前规划好您和孩子的行程,笔试、面试时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
雷区二:过度准备
在国际学校的面试环节中,除一些基本的能力测试题外,招生官通常会问申请者与其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本来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作答即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但是,在实际面试中,不少学生都会提前预设问题,并背好某些问题的“答案”,结果就是,要么答案过于死板,一看就是死记硬背的“正确答案”;要么就是急于“对号入座”,没有真正地理解问题,导致“答非所问”,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
当然,不要过度准备并不意味着申请者不需要为面试做准备。国际学校的面试的初衷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申请者,了解申请者的性格、习惯、爱好,以及他们面对事情会如何思考和解决,所以他们自然地表现自己就好。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多用英语对话,尽量让他们习惯用英语表达自己,不要紧张,就是最好的练习和准备了
考试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也会全面地评估学生,考虑学生的潜力等等。
雷区三:找中介“包装”自己
入学面试的结果会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而定,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交流或是阅读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家长直接和学校联系可以帮助双方建立关系,及时传递信息和有效地沟通。请中介来帮助学生准备面试,精心设计过的答案反而掩盖掉了孩子的“个性”,而这恰恰是国际学校在面试中最看重的部分。
雷区四:只回答不提问,不积极不主动
比起被动回答问题,招生官往往对于那些带着问题来的申请者印象深刻。在面试环节,如果申请者装作自己什么都懂,或者只回答问题,对面试的学校没有好奇心,也是很难打动面试官的。
雷区五:父母代替孩子回答
有时候,面试环节是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的。这种情况下,招生官们经常会听家长不停地叙述自己对孩子学业的看法和期望,但其实,招生官们希望孩子能自己发言。家长的意见很重要,但作为学习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尤其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学生,他们需要有自我判断的能力,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家长不应该替孩子回答。
提前了解学校,不打“无准备之仗”
申请任何一所学校都是一个麻烦并且冗杂的过程。如果把申请学校比作一场“战役”的话,提前了解学校就是这场战役的前哨战。因此,正式递交入学申请前,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目标学校以及它们与孩子的匹配度。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