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是著名的五学科(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奥赛之一,旨在向中小学生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学术活动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以及上机编程、调试程序的能力,涉及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相关知识。信息学奥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部分省市四到六年级孩子可参加小学组比赛。比赛对逻辑、数学、程序设计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信息学学术活动之路★
参加名校的自主招生是信息学学术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可以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其他获奖选手可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科学营、体验营等各种自主招生渠道争取到降20分直至本一线的录取优惠。
中小学各阶段要如何学习信息学
四年级
四五年级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兴趣的试探,看看孩子是否喜欢编程,不喜欢不要强求,即便现在人工智能带来了一股编程热。
一开始也可以玩一玩智能机器人编程等“搭建+图形化”编程的产品来观察孩子是否喜欢,学个几个月半年就行了。
当然也可以从四年级直接开始学习c/c++等高级编程语言,开展学术活动内容、取得成绩签约名校,关于这个,其实因人而异,有的孩子确实天赋比较好,图形化的东西玩一玩就腻了,希望早点开始学习更有挑战的课程,但是经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孩子,四五年级直接开始接触高级编程语言,接受效率虽然比高年级低,老师需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学术活动路是漫长的,小学就把基础语言部分学完是比很多高年级才开始学势必会有时间上的优势,所以,四年级以上提前开始学,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也能更好的为学术活动做准备。
五六年级
适合开始学编程的时间点应该是五年级,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能力,能应付编程中碰到的基础数学知识,也没有小升初带来的压力。但是一开始不必太着急,还是要以兴趣为主,学一点是一点。也可以以学术活动为主,在不耽误孩子正常的学习情况下获奖,实现双赢。
从学术活动,再到以后就业,这一整条链看,最适合入门信息学术活动的语言是c/c++,其他的比如javascript,python等都各有优点,但是编程语言只是一种实现我们想法的工具,我们不该让孩子一开始就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工具当中,而是应该专注于问题的本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大家应该看破语言的本质就是工具,学的越多,其实都是表面工夫。
从五年级再到小升初的暑假应该可以掌握编程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变量,函数,循环,数组等(普及组一等奖的知识点)。
小学四五年级主要目标:训练孩子思维,加强孩子学习能力,强化孩子升学背景。
七年级
进入初中后如果对信息学还是非常感兴趣,并希望有长远的发展,这时候要主动找到能带队的信息学奥赛老师,跟随老师学习能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同时大家在选择初中的时候也要注意,每个地区都有传统的信息学强校,好的信息学学习环境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此年级适合开展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学习,开始正式参加NOIP普及组内容的学习,备战八年级上举行的NOIP普及组的比赛,每周建议投入时长为3~5小时。七年级暑假可以增加训练时间,学习初赛内容,并把历年真题做一遍。
八年级
如果按照如上路线行走,并执行到位,基本上获奖没有太大问题,根据所获奖项,决定八年级的主要训练方向,如果普及组基本得到满分,那么可以开始学习提高组知识点,并开始备战九年级上的提高组比赛,如果普及组拿了奖但是分数一般的,可以考虑九年级上的时候继续参加普及组比赛,不要着急升级到提高组,以给孩子充分的信心继续学习,因为从历年优秀选手的历程看来,高中才开始参加提高组训练的优秀选手比比皆是。
八年级的暑假,能力强的学生,应该会进入到省内信息学较强的机构或学校,进行提高组训练。
九年级
九年级可根据能力和时间,选择参加普及组或者提高组的比赛。另外,九年级面临中考,需要加强文化课学习,给自己的升学添加筹码。
初中阶段信息学学习目标:参加 NOIP 普及组并获得一等奖(或提高组获得二等奖) 满足部分地区中学中考信息学特长生政策。
高一
进入高中的时候应该已经有了扎实的算法基础,对各种经典算法模型都比较熟悉,初三暑假应该学习并巩固提高组常见知识,把历年提高组真题,以及提高组初赛都扎实的做一遍,水平较高的选手可以在此时参加各类在线编程比赛,与世界范围内的大牛们同场竞技。
想要进行自主招生的同学最好高一就能参加提高组取得一定的奖项,这样才能在接下来报名自主招生时掌握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去排查目标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
高二
此时,选手们已经基本知道自己该怎么走自己的路,无需再做规划,还没拿提高组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尝试再冲击一次,冲击结束后回归文化课学习,结束中学信息学学术活动生涯,不会影响正常学业。与此同时获奖的同学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招生院校报考及笔试面试的准备了!
作为家长,在孩子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呢?
支持。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将来不要从事软件开发,所以不需要学习编程。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孩子学习编程,并不是为了将来要从事专业的编程工作。从教育角度看,青少年编程的核心的理念是把计算机编程作为与阅读、表达、数学等一样的,小朋友成长所需的基础技能来培养。
在国内,我们见惯了各种少年沉迷游戏或者伤仲永的例子,也没有听说因接触编程而毁掉前程的故事。其实在30多年前的中国,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就发出了“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这则故事还被写入了人教版的小学教材。当年给邓小平演示计算机的男孩叫李劲,他目前就职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张亚勤的左膀右臂。张亚勤本人,还有15岁进入华中科技大学,27岁当上华为副总的李一男,都是鲜活的例子。
发达国家对推广编程教育的观点是:编程技能已不仅是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将是所有行业的需求。行业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软件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掌握编程技能的行业专业人才。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无论软件、电子、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业,还是金融、会计、机械等行业,许多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编程能力,或者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能更好的胜任工作。同时编程训练对于抽象、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锻炼有着先天的优势。未来的生活中,人们使用数字化设备和软件来处理工作的需要会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就需要人们对计算机逻辑有更深的理解,要具备与计算机相近的“计算思维”,并具备与之关联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习了计算机编程的中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变得非常逻辑化,学会了严密的逻辑推理方式——编程思维,它是一种思维体操。青少年本身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超强的记忆力,计算机编程将有助于开发其学习潜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计算机编程的过程充满乐趣。如果你有一个想法,马上就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并且可以立即看到效果。这种即时的反馈,会让你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也越来越有信心。这种超强的信心,是你在其他学科中难以感受到的。许多人还记得自己第一个程序运行成功时的那种兴奋,真是太棒了,这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感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